第二百三十八章:拭目以待(2 / 3)

加入书签

“这些狗鞑子,只怕做梦都是有朝一日,能够重回他们昔日的大都。”朱元璋嘴里喃喃咒骂着,目光突然停顿在乃尔不花的名字上,不禁有些头疼。

乃尔不花之所以让洪武皇帝朱元璋甚为头疼之处不在于其骁勇善战,而是另有其因。此人昔日曾在魏国公徐达手中侥幸逃生,后兵败于傅有德之手,再次逃脱。蓝玉大军击溃北元丞相哈剌章手下大军之际,又一次逃遁而去。真可谓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活。

这样一个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的家伙最为惹人生厌。要击败他或许不难,但若是想重创和全歼他手下的北元残军,只怕就是难上加难。必须得有一个善于统帅骑兵的将领才有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目下大明朝中虽则不乏能征善战之人,但若论善于统帅骑兵征战,当以颖国公傅有德,凉国公蓝玉为最。脑海中回想起近日朝中御史弹劾蓝玉之词,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的朱元璋已然打定了主意,睁开双目后自书桌上取过毛笔,在御书房总管薛京研磨好的墨汁中蘸得两下后,挥毫写下旨意后对薛京沉声说道:“即刻前往颖国公府传朕旨意,命其天明后即刻赶往北平。”

朱元璋看着薛京领旨后匆忙而去的背影,脑海中突然回想起许多年前的一件往事,一个孩童理直气壮的对自己言道:父皇,莫要将鞑子都打光了,须留得一些让孩儿长大后去打。这个昔日的孩童正是今日被自己寄予厚望,统帅大军就藩北平的燕王朱棣。往事历历在目,心中甚是感慨,素来不苟言笑的洪武皇帝朱元璋面上也不自禁的流露出一丝难得一见的笑意,口中喃喃自语道:“棣儿,为父拭目以待,就看你如何痛击鞑虏了。”

朱权转身之际看到徐瑛身前那堆熊熊燃烧的篝火,心中不禁一动,转头对风铁翎沉声说道:“风老爷子,师傅,此处山巅视野辽阔,若是咱们调遣手下士卒驻守于此,发现草原上鞑子骑兵到来之际燃起烟火示警,那咱们大宁的大军当可早些发现敌情。”他曾跟随冯胜,蓝玉征战,自然明白两军交战之际,最为危险的莫过于被对手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蓝玉突袭庆州,捕鱼儿海侧趁着风沙突袭北元金帐大军,制胜之道便在于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风铁翎随手将一根枯枝丢入火中,沉声说道:“不错,此处山巅若用以烽火示警,数十里外遥遥可见,却又远胜人力筑起的烽火台了。”

山风拂动衣袂,吹得篝火摇曳。

徐瑛今日游兴甚佳,听得朱权和师傅又在说征战之事,不由有些闷闷不乐,娇嗔道:“此处山巅风势这般大,纵然燃起再大的烟火,只怕烟雾也给大风瞬间吹散,咱们在大宁城中却如何看得见?”

“小丫头知道些什么?燃起篝火后,以狼粪覆盖其上,便是狼烟。此种狼烟笔直冲天而起,虽是狂风亦难以吹散。”秦卓峰仰首灌下一口烈酒后,将葫芦递给了风铁翎,抹了抹嘴唇后笑骂道。

朱权昔日也曾听定远侯王弼,杨陵等军中宿将说起这种狼烟,深知其功效,听得师傅此时说起,不禁甚喜,转头对风铁翎言道:“如此便请风老爷子挑选几个手下武功高强机灵的弟兄,轮流驻守此处,若有鞑子骑兵来袭,当即燃起狼烟示警。”嘴里这样说,心中却是明白,自己麾下驻守大宁的数万人马纵然只能及早半个时辰发现敌军来袭,也远胜过被敌军狂飙而至的骑兵突袭打得措手不及。

风铁翎闻言颔首,细看周遭地势后沉声说道:“此处山势极为陡峭难行,鞑子便有千军万马也难以铺排得开,若非身手矫健之辈,恐怕爬都爬不上来,正是一个易守难攻,极佳的烽火台。”

夜色笼罩下的应天城,长街之上,急骤的马蹄声划破了深夜的寂静,一路朝着洪武门外而去。战马四蹄如飞,疾驰到紫禁城洪武门外,一身尘土,疲惫不堪的士卒翻身下马,取下背上的军情塘报,朝着驻守洪武门的金吾卫禁军走去。

御书房中灯火通明,朱元璋仔细看过这份来自边塞的军情塘报,不禁微微皱眉。

原来这份军情塘报来自北方长城附近的万全都指挥使司,说的却是北元残军数万人马在一个名为咬住的丞相,平章乃尔不花的统帅下一路袭扰长城附近的明军卫所,有逐渐朝北平而来的迹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