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_大哉问的其中一答(1 / 4)

加入书签

不证自明最初是出现在古典时代的数学理论中。不证自明指的是平行线就是平行线、直角就是直角之类,不能写出式子证明对或错,只能说一看就是对的的情况。数学继续发展后,发现事情没这么单纯,于是出现另一种概念公设。

之后,垛洲人把不证自明也拿来应用于文化上,他们那种用法我无法苟同。不证自明在使用于文化上时强调他不得被证明的一面。于是试图证明,无论是打算支持、推翻还是单纯的验证、印证、佐证,研究其可信度,都是亵渎,都是不可以作的事。

应用在文化上时,除了对的就是对的(对的事物不证自明的证明了自身是对的)之外,别的什么都不能说。甚至不能说因为如此,所以是对的。因为一旦有了因为时,那就是证明了是对的,而非不证自明是对的了。这就算是亵渎。

在不能说因为如此,所以是对的。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允许人说因为并非如此,所以是错的。

不证自明不允许人们下判断。一旦搬出不证自明,就只能无条件认同。

( )【作者警告:本章是全书最啰嗦的一章。不看啰嗦部分的读者可以直接往下拉,看最尾巴的地方发生什么事就好。】四点四十五分。

玺克人在坟场,坐在管理人的亭子前面,写给舒伊洛奴的信,这同时也是他最近研究垛洲文化的心得:我不认为能有一本书里包含了全世界的道理(或说真理?)。顶多像是《易经》那样,把世界变化的法则简要的写下来。

也就是说,不可能有读了一本书就什么都懂了这种事。

我国的古籍都是这样的。读一本没用,还要读很多其他书,在生活中增长经验,累积自己对世界的了解,才能真正明白那本书里在说什么。

我曾经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我才发现,这在这个世界上好像不是每个人的常识。

阿塔塔莫普普会说不证自明在文化领域的意思是:不管你拥有多少反证,只要我说了就是对的。由于不需要证明,任何东西都不可被挑战或推翻,因此先说先赢。谁有发言权谁就是对的,谁没发言权谁就是错的。

我看到那些人的书说,天赋人权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是不证自明的。

阿塔塔莫普普会说:那些人的普世价值,意思是把我的价值观普及到你的世界。

有好多我以为当然的事情,其实都不是常识。我曾经以为,那些认为只有用人们都只从同一本书里取得智慧这种方式,才能为世界带来和平的人,是像阿塔塔莫普普那样有意为之的。

但现在我知道了,那竟然是某些人的真理。而且,他们还同时要求别人具有跟他们一样的真理。

要知道他们认为什么是真理,必须先知道什么是不证自明。这是一个垛洲文化的重要词汇。这个词汇属于褒意的范围。

我们文化里从来就没有不证自明这个词,连相近的都没有,我只能透过范例去了解这个概念。(这个翻译不是我指定的。原文照字面译应该是自我证明,但的确具有不经证明的涵义。)而他却是垛洲文化评论一个东西值不值得推崇的重要依据。真理就是最不证自明之物。他们嘴上说的定义是:无需证明也不能证明,肯定是对的。或者说,他自身就既证且明了他自身是对的——证和明应该是两件(经常连续发生的)事,在这个词里却被混为一谈了。

还有其他引申用法,但这里只谈基础概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