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二好生活 第759节(1 / 5)

加入书签

“是啊!”肖东胜一听,马上明白了。

余杭现在几个城区,西湖区是旅游中心,不会重点发展工业。

上下城区是经济中心,周围全是高楼大厦,同样不适合搞工业,剩下一个工墅区和江扛区,各有特色,同样可能性很小。

这样一来,只有它最合适了。

如果相邻两个区块,一个发展工业,一个做配套,确实是好主意。

“好主意。”肖东胜兴奋地回答。“那你刚才说的民营企业,又有什么特色呢?”

所谓民营企业,指的是私人小厂,这样太笼统了。

“余杭市不是有很多大型企业吗?”叶纤红反问。“让那边专门给大企业做配套就行。”

一个大的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配件生产厂家,才能做出好的产品。

前世叶纤红有个朋友是沪市人,他就曾经讲起过这样一件事。说沪市开了一家汽车厂后,他老家周围几十个村,光是替汽车厂做组件,就出现了几百个百万富翁。

肖东胜既然接受她的观念,大脑马上飞快运转起来,怎么样让这个计划,得到有效的执行。

他在省里工作了一年,人脉还是有些,接下来得拜访一些人,争取年前把项目定下来,过了年之后,马上来推行。

同时,把计划书写下来,趁马上要过年了,春节去拜访林省长的时候,请他看看,争取获得他的支持。

林省长虽然调离了,林家留下的关系网却非常小可,如果他认可自己,肯定会帮自己铺一些路。

谈完这件事,又聊了一会家常,转眼十点多了。

可以这样说,上马一个大型项目,对周边经济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所以才会有地方政府,千方百计邀请大型外企来当地建厂办企业,因为好处实在太大了。

“哦。”肖东胜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余杭最近确实引进了几个大项目,如果能照小红说的,把它的配件订单接过来,那发展经济就容易了。

“余杭历来是旅游城市,所以污染严重的企业,不会引入市中心,最大的可能,会在离肖山比较近的滨河区,建立新型工业中心。”叶纤红再次加了一条自己这样推荐的原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