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3 / 5)

加入书签

李贤面沉如水,丢开那份则子,又拿起了两天前他家阿兄从洛阳传给他的书信,认真读了起来。

数日之后,东都的天皇陛下下诏,表示他跟天后二人圣体违和,一应军国大事由太子贤全权处理。

与诏书同时传来的一个消息是:二圣加封钦天监灵台郎明崇俨为中散大夫,时常召见,圣宠甚隆。

李贤听了这个消息后,脸都僵冷得如冰块一般,颇有几分周国公的风采。

“太子,明崇俨不足为虑……”太子洗马刘讷言算是东宫几员重臣里最会看李贤脸色的,不像司议郎韦承庆那样就知道忠言直谏,常常把太子说到黑脸为止。

这是要制造舆论啊!

李贤觉得他阿娘有一句话说得很对:政府一定要控制住舆论。

舆论是什么?

舆论是民声,更是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

是个人都看得出来太子不喜欢那个明崇俨,可天皇天后偏偏十分宠信那人,连那人隐瞒自己身为明氏后人的事都没有加罪,还因此提了他的官位——自从有了科考制度,由皇帝亲自荐官纳贤的事几乎再没有发生过了,这明崇俨以幸进,居然就当上了五品朝臣!

也难怪太子这么生气呢。

“明崇俨之事不必再提。”自从想明白了明崇俨这货不过是他家阿爹手下的一把刀,一颗棋子而已,李贤对明崇俨的怨恨也消散了不少。

所以,前一世的阿娘要组织北门学士智囊团,这一世的阿娘要办报纸,要办书局,这不仅仅是为了抵制世家门阀在民众中间和在朝堂上行成固有影响力,更是为了维护大唐帝国的君权……

但是,在二圣相继无力掌控朝政的时候,他这个做太子的忽然跳出来,大张旗鼓地为东宫市名,真的没问题吗?

李贤仔细的有看了一遍那份这则子,在上书人上官仪的名字上掐了一道印子……

上官仪……

想不到你还是跳出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