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2 / 5)

加入书签

两人的被贬给李治和长孙无忌带来了一些麻烦,但更大的麻烦接踵而来……

贞观二十三年八月,就在吵闹了好几个月的大臣们拟好了李二陛下的谥号、庙号,也选好了灵柩入葬昭陵的日子,晋州地区却发生了大地震,死伤人数上万,房屋倒塌更是不计其数……

地震的消息传到长安后,朝野俱惊。

在李二陛下当政的时候,全国各地也不乏天灾*,可这么大的地震却是全所未有的。

李治毕竟执政不久,对于这种突发事件的应对经验不足,乍逢天灾也有些慌了手脚,还好长孙无忌和李绩还压得住阵脚,立刻召集各部商议救灾事宜。得询当天就派了特别使者前往晋州察看灾情,同时派遣军队押送物资准备赈济。此外,李治亲自下旨免除晋州地区两年的税赋苛捐,并开了私库给每一户受灾百姓三匹绢以示抚慰……

而张行成、高季辅之流,跟随李治的时间都比较短,说实话这些人其实是更倾向于中立的,他们身后牵扯也太多,那些人也不好太得罪这些中立官员。所以,这些人所受到的冲击也跟与老爷子差不多。

至于李小九陛下最倚重的长孙无忌和李绩,都是不好惹的人物,找他们的麻烦跟找死差不多。

但还是有不怕死的人敢捋虎须,居然上书状告两人有谋反之心,来试探李治。

李小九陛下可不是吃素的,收到弹劾奏本连看也不看一眼,就立刻把胆敢试水的家伙给咔嚓了,以示对舅舅和重要辅臣的信任之心。

一击不成,那些人又把弹劾方向对向了长孙无忌手下的小先锋褚遂良和东宫旧臣许敬宗。

但是,地震后第三天,晋州再次发生强烈的余震,这次死亡的人数不比最初报上来的少,连朝廷派去的特使队伍也有不少人受伤……

李治在长安每收到一份晋州来的急报,就焦躁一分,不过十几天时间竟生生瘦了一圈。

长孙无忌比李治也好不了多少,他几乎是没日没夜盯着政事堂的人,加班加点处理救灾的事……

李绩也不轻松,他从李二陛下当政起就一直在外带兵戍边,直到李治当上了太子才回长安,那时也只是挂个兵部尚书的名,根本没进中枢。

两人的把柄不少,真的全部落实的话,那不死也要重伤了。

李治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一堆弹劾则子压下去,最后只拣了两桩较小的罪责,将褚遂良和许敬宗二人贬出京做刺史去了……

李治虽然不待见褚遂良,可不得不承认老褚是个执政经验丰富,很有治国能力的臣子,少了他一个,他舅舅帮他干活的时候确实吃力了不少……

而且这货敢于放炮,有他在朝中,打口水战总能站在道德制高点秒杀别人!

而许敬宗虽然不如褚遂良有能力,卖弄口舌上也有一套,属于温柔一刀。而且他在礼部也是很有作用的,至少在某些问题上还可以帮他这个圣人出头,说些圣人不可宣之于口的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