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夺嫡10(2 / 3)

加入书签

你们家自己的事还是自己搞定吧,朕自己还满头包呢!

谁知,高丽的事刚了结,魏征老爷子又出状况了。

魏老爷子比李世民大了整整18岁,年轻的时候还做过道士,理应懂些养生之道,怎奈命运不济,他先是在瓦岗寨跟了李密那个二货,结果失败了。跟着李密归降大唐后,他辗转又做了东宫李建成的属官,结果李大郎棋差一招没有搞死李二,自己死翘翘了。玄武门之变后,正当壮年的老魏被李二接手了,然后就开始了他为了阻止某人抽风而不断进谏的诤臣生涯。

魏老爷子辛苦了一辈子,临老了还被他家二皇帝坑了一把,让他去调*教东宫。

做太子老师很苦逼的有木有?!

不久,东宫嫡子李象生辰大宴,李世民亲临东宫赴宴,再三称赞太子妃贤良淑德,厚厚地赏赐了东宫上下,以示他对东宫还是十分宠爱的,总算让流言稍稍平缓。

到了年末,朝鲜半岛又出了一件吸引众人视线的大事,让众人的注意力都转到了东北。

贞观十六年末,高丽权臣泉盖苏文杀了其国主高建武,另立高建武年幼的弟弟高藏为王,自己效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大唐一向以高丽主国自居,属国发生了这样臣弑君的大逆事件,自然不能不管,

于是,毫州刺史奏请李世民讨伐高丽。

奏章一上,朝中大哗,更没人再纠结储君地位不稳的事了。

李世民其实早有心拿下朝鲜半岛,怎奈天下动乱初平不久,建国至今内乱不休,大小征战不知消耗了国中多少青壮。贞观朝以来,一直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眼下国中人口好容易有些增加了,可不能再拿去折腾了……

而房玄龄等人也都是主张‘稳’的,在他们眼里,高丽什么的不过是个外藩小邦,根本不值得动干戈。

李世民见诸人差不多已经忘了太子、魏王之类的糟心事,便很痛快地依了房玄龄等人所奏,循例遣使前往高丽,册封高藏为上柱国、辽东郡王、高句丽王。

李世民这算是懒得为一个已经死掉的小弟出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