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是故事 第85节(2 / 5)

加入书签

今天这一见,要不是三人的涵养,三人绝对会惊呼出声。第一次真实地见到身怀六甲的孕夫,三人心中的震撼可想而知。而婚礼上,舒文华和乾文启取下萧玉琢手镯的仪式也同样震撼了三人的心。听舒凡真讲是一回事,真正亲历这一刻就是另一种感触了。那一刻,三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神圣。中性人把出生後就佩戴的金镯子交给自己的伴侣,那是一种怎样的信任,那是一种怎样的依恋?这比互换戒指带给他们的震撼感强烈百倍、千倍。三人的脑袋里同时浮现一种坚决——【凡真(洛洛/乖宝宝)的手镯只能是我们的!】

也是在此时此刻,古骏、陶显龙和嬴宗麟明白了手镯的真正含义。往日与舒凡真相识的一幕幕不由得浮现脑海。那时候,他们不止一次嘲笑过舒凡真如此娘娘腔地佩戴一个金手镯,三人的心情有些压抑,非常非常的懊悔自责。

舒凡真没有注意到三人的表情变化,他在擦眼泪,大哥和玉哥的婚礼太感人了。尤其是大哥取下玉哥的镯子时,玉哥哭了,哭得却是那样的幸福。大哥抱住玉哥,亲吻他,安抚他,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对玉哥的爱。不仅舒凡真被感动地哭了,涵涵、恩恩也在哭,在场的每一个充满了感性的中性人都在哭。

李耳音握住安迪的手,低声说:“‘我们’也会这麽幸福的。”

安迪的眼泪瞬间涌出许多,李耳音掏出手帕为他擦泪,在外人的眼里,李耳音和安迪的关系已经确定下来了。安迪不由得朝另一个方向看了一眼,李耳音更加压低声音:“你也会带给‘我们’幸福,对吗?”

李耳音和安迪父子回伦敦了,舒凡真与三人的生活继续平静而充满了甜蜜。订婚之後,似乎三人的心也随之安定了下来,见到三人的人都说他们成熟稳重了不少,三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家族的产业上,令不少以前经常会与三人吃喝玩乐的二代子弟们惊掉下巴,直呼三人的改变太“可怕”。

5月9号,舒家在某个特定的圈子里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宴,把凡是能邀请来的人全部邀请了过来。李耳音和波顿王子也来了,同样带来了安迪。不过这一次,波顿始终保持着与安迪的距离,好似与他并不相熟,安迪也一句话都没有和波顿说过,哪怕波顿在和李耳音进行正常的“朋友间”的聊天。

舒家庄园内,鲜艳的玫瑰花几乎把庄园装饰成了花的海洋。与传统的新人结婚以洁白为主不同,这一天的萧玉琢身着大红色的旗衫,旗衫上金线绣出的凤凰展翅欲飞。中性人,对这个世界的人来说就是凤儿子。在今天,中性人几乎都是作为纯男性的伴侣,为他们生下後代。

舒文华和乾文启是一身白色的西装,这一场看似中西合璧的婚礼,三位新人站在一起却出奇地显得很协调。

婚礼进行曲响起时,腹部明显隆起的萧玉琢,挽着萧父的手腕缓缓走来。舒文华和乾文启一左一右站在前方迎接的位置。当萧父带着儿子走到两人面前时,两人同时伸手,把面带幸福的伴侣轻轻牵到自己的怀中,同时倾身,亲吻萧玉琢的面颊。

安迪第一次主动反握住了李耳音的手,他的嘴唇动了动,却终究没有说出什麽。李耳音搂住他,知道对方什麽都不说只是因为这里不是说话的好地方。

仪式完毕,新人要和家人朋友拍照。可以参加“这个世界”活动的古骏、嬴宗麟和陶显龙要么是两人牵着舒凡真的手,要么是两人搂着他。三人在拍照时都努力露出笑容,不扫大家的面子。5月的天,纽约已经暖和了起来,自助餐就摆在室外的花园。

陶显龙牵着舒凡真去吃东西,走到半道,他克制不住地圈住对方的腰低头就是一个热吻。舒凡真的脸瞬间就红了。

“乖宝宝,我现在特别特别想要你,怎麽办?”

跟在萧玉琢身後的涵涵和恩恩把花瓣用力抛洒在三位新人的身上。这个世界中有声望的纯男性老者主持婚礼。舒文华和乾文启同声说出对萧玉琢的爱恋,对他的忠诚;萧玉琢眼含热泪的感谢舒文华和乾文启对他双倍的爱,他期待为他们生下更多的孩子。

在众人的掌声祝福中,舒文华和乾文启一起摘下萧玉琢手上的订婚戒指,为他戴上结婚戒指。随後,萧玉琢依次为两人戴上结婚戒指。在双方都戴上戒指後,老者宣布:“舒文华、乾文启,请取下你们伴侣左手腕上的金手镯,从此刻起,萧玉琢将成为你们的合法的伴侣,你们将代替他的家人照顾他、保护他、疼爱他,也告诉其他人,从此刻起,萧玉琢不再是单身的中性人,他已经有了可以陪伴他、照顾他、保护他和疼爱他的忠诚伴侣。”

萧玉琢的眼泪流了下来,他的爸爸和爹地也流下了眼泪。舒凡真的眼圈也是浸满了眼泪,在两位大哥一起取下萧玉琢的手镯时,他和其他人一样,用力、热烈的鼓掌。

古骏、陶显龙和嬴宗麟的表情十分的严肃。三人谨记长辈的叮嘱,轻轻地鼓掌,现在有幼小的中性人宝宝。三人不是没有出席过婚礼,这一场婚礼却是带给了三人非常强烈的震撼。

现场的人中,只有今天的主角之一萧玉琢是挺着大肚子的。中性人怀孕後通常就不会外出了,因为他们只会怀多胎,为了安全起见,不能跑来跑去。三人在之前就已经知道萧玉琢怀孕了,只不过结婚前三个月,萧玉琢就回萧家住了,那时候他的肚子还不明显,舒文华和乾文启都是到萧家去看望陪伴他,这也是结婚前的习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