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宋三婆(2 / 3)

加入书签

奶奶听了也是一怔,叹气说:“也好。人哪,手里但凡有点钱,活得也硬气些。”

外婆也说:“什么时候我们也跟城里人一样,手里有退休金就好了。”

在农村,过了65岁的老人现在每月可以领到六十块钱。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好事。但这点钱对大多数老人也确实起不了什么作用。佳慧心里暗自盘算,等卖香菇挣了钱,第一件事就是把奶奶的五万块还回去,再打听打听,给两位老人买点合适的保险。奶奶说得对,一个人手里有了钱,才会活得硬气些。

十二月中旬,香菇厂开始采摘第一茬菇。一根根菌棒上,冒出了朵朵香菇。采香菇不能等它的菌盖完全张开,而是要在菌盖和伞柄刚刚分离时,就立刻摘下来。这时采下来的香菇,不仅分量足、菌肉厚,还没有过多消耗培养料的养分。香菇采摘下来后,还要进行分类挑选。第一等的菇,是那种菇面完整有花纹的,且肉质厚实没有翻边,这种香菇被挑出来,修剪伞柄晒干后,就是市场上所谓的花菇。次一等的香菇就是那种菇面完好但没有花纹的。菇农们卖的新鲜湿菇大多是次一等的,花菇都要挑出来做干菇,晒干了好看,价钱也更好。

佳慧便吞下安慰的话,故意斜她一眼,说:“这话您当着冯小河的面说去,我又不是当家人!”

奶奶听了,又忍不住要笑,说:“你怎么不是当家人?我看你就能当冯小河的家!”又感叹:“我命好,孙子孙媳妇都孝顺我,不像宋三婆。现在就巴望老天爷不要让我晚年得什么病,病了磨人,还连累子孙!”

“您求老天爷不如求自己,”佳慧很不客气地道:“今天的药喝了吗?牛奶喝了吗?”

车停了,奶奶悻悻地进屋去了。过了片刻,外婆坐着电三轮也到了。姑姑把人送到,即刻要走,却被佳慧叫住。佳慧思量了好大一会儿,才说:“您回去问问宋三婆,看她愿不愿意来香菇厂做工。”

姑姑怔了怔才说:“这有什么不愿意的?就是……她年纪都八十多了,你不嫌弃?”

“这有什么好嫌弃的?”佳慧说:“反正是按计件拿钱,她哪怕一天挣个三五十块呢,买点煤买点菜,也能过生活。”

姑姑便欣然道:“好,我同她去说!摘香菇又不费力气,这是再好也没有的,她必定同意!”

边说边把三轮车调了头,兴冲冲往回开,佳慧看了忍不住朝她大喊:“慢些开!几十岁的人了开那么快做什么?”

姑姑远远地应了声,象征性放慢车速走了。佳慧跟外婆手牵手回家,就见奶奶已经在厨房冲好了两杯牛奶,见外婆进来,忙忙地招手,“来哦,老妹子,趁热喝一杯,免得有人又要说咱们不懂事了。”

趁两个老太太喝牛奶,佳慧又告诉奶奶:“我让姑姑到时把宋三婆喊着,一起到厂里摘香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