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物证说话(1)(2 / 5)

加入书签

“你认为硝酸是从哪里来的?”

“从墉湖中学历年的硝酸消耗记录来看,学生开设的实验课包括老师演示实验所用的硝酸浓度,以及库存的硝酸浓度基本上与学校买来的硝酸浓度差不多。这意味着,用于处理现场尸体的硝酸另有来源,或者说,是另一个人为他提供的。”

听到这里,胡博学低下头。

“请被告回答,林法医说的是否正确?”

“没错。”胡博学抬起头,脸色死一般的苍白,在他嘴角上浮现出一丝淡淡的微笑,“我唯一遗憾的是,不应该结识那样一个浅薄的女子。对于我来说,原本就不指望爱情,只想过着一种普通平凡的生活。但是,我忍受不了一个人长期孤单的生活,这种理念占据了我头脑的上风,这使得我急于早点成家,而对对方某些品质上的缺点没去细加考量,从而为我的不幸人生埋下导火索。我找到陈财旺论理,指责他不应当破坏他人的家庭。他竟然讥笑我管不着,并且用尖酸刻薄的话践踏我的自尊,说我是没用的人。我是一个男人,一个有血性的男人,我发誓一定要杀死这种人渣。”

林栗打开幻灯片。

“根据实验,时间足够的话,适量的浓硫酸可以完全化掉一具尸体。如果你想要完全处理掉一具尸体,最少需要一个浴缸也就是在250升左右的化尸水,计算下来大约需要460千克的浓硫酸。在野外,而且那么远的路,搬运这么多硫酸,实际上不太现实。因此,他没有用硫酸处理,而是采用了类似硫酸作用的手法。”林栗平静地回答道,“而这种方法源于从浓硫酸化解尸体过程得到的启发。”

“是吗?”检察官问道。

“浓硫酸化解尸体时有两大特点起作用,脱水性和强氧化性。脱水性是把有机碳氢化合物脱水,强氧化性则是将有机碳化合物氧化,变成各种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溶液。从现场丢弃的试剂瓶中没有检测到硫酸根离子,说明凶手没有用到硫酸。”

“那么他用的是什么酸?”

“后来你是怎么杀死他的呢?”

“一天,刘洪天和我喝酒时对我说,‘严泽实脑子一定生锈了,我本想和他一起开矿发财致富,可他说他开矿是为了峡谷庄的村民。’他问我,‘以后想不想开大公司。’我说,‘我当然想,做梦都想。’然后,他告诉了我一个计策,一个只有我们两人知道的计策。虽然,我知道这样做不好,但是,我既然上了贼船,很多事情就由不得我了。我的想法很简单,我苦了一辈子,没享受过真正的生活是什么滋味。一句话,我不想死,既然我不想死,那么妨碍我继续活下去的人便是我的敌人。”

“刘洪天告诉你的是一个什么计策?”

“只要我想法除掉陈财旺,他可以给我30万。”

“仅仅只用了硝酸。”

“用的是硝酸?”

“是的。人体组织含大量水分,单独用硝酸处理尸体的话要消耗很多硝酸,还需要加热,加热的温度不能太高,因为温度到达120℃左右,由于硝酸的易挥发性,会严重影响硝酸的氧化性。因此,用硝酸处理尸体必须先对尸体做处理。”

“那么,凶手是怎么做的呢?”

“先用一定的温度烘烤尸体组织使之炭化,然后用少量硝酸化掉剩余部分的组织和骨头。炭化相当于浓硫酸的脱水作用,但效果比浓硫酸更好。烘烤需要装置,于是,被告想到用一个铁桶,可由于尸体身体的长度,使得头部露在了桶外。被告原打算分两次烧烤处理,可不巧那天,守林员林语科进山看林场幼苗,林语科可能闻到从空气中飘来的烧焦毛发及烤肉的气味,同时观察到有烟在空中升起,但林语科是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并没有走过去看个究竟,但被告还是担心林语科会发现他的行为,于是匆匆将头颅以及剩余的残骸移到山洞内,然后匆忙离开了山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