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四章 暗杀计划(2 / 3)

加入书签

九一八事变之后,关东军迅速占领整个东北,实现了板垣的战略。

关东军占领东北时,板垣征四郎策动了多个汉奸,罗了罗振玉、赵欣博(张作霖顾问)、谢介石(满洲国第一任外交部长)等人,又运动熙洽宣布吉林“独立”,推动张海鹏宣布洮南“独立”,诱逼臧式毅出任伪奉天省省长,策动张景惠出任伪黑龙江省省长,宣布黑龙江“独立”。在这个关东军高级参谋的威逼利诱、软硬兼施之下,最后溥仪也成为中国的头号大汉奸。

而张明辉这次的目标就是打击给小鬼子办事的这些汉奸些!

为了不打草惊蛇,全伯明命令部队选择了几处行动多处开花的战略,两个人一组对这些汉奸米尔纳实行暗杀!

…………

…………

张明辉交给全伯明的任务就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击毙整个东北比较有名的汉奸,给国人汉奸队伍以威慑!

提到汉奸张明辉很快就想到了一个人,板垣征四郎!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这个人是关东军的高级参谋,他曾经在关东军的大本营对关东军演说时,分析了一遍中国社会的情况和日本采取行动的必要。

因为当时关东军的兵力少,关东军在整个东北地区才有一万**千人,而东北军有19万人。这一万**千人怎么战胜19万东北军,取得整个东北的权力,这对日本关东军来说,是个非常大的问题。

就在九一八事变之前,板垣在一次关东军的动员会上说,不要看中国是个现代的国家,好像有现代国家的一切特征,实际上中国是分散的部落。对一般的民众来说,顶多就是给谁交税的问题,并没有紧密的国家联系,可以给北洋军阀交税,可以给蒋介石交税,给张作霖交税,给张学良交税,或者给日本人交税,都是一样的。民众与政府的联系仅仅是赋税的关系,而赋税交给谁都是一样的,它并没有形成现代国家的这种政治、思想、经济、文化甚至社会制度之间的紧密联系,它非常松散。

板垣这个话的意思是:中国社会可以分而制之,中国从政治力量到军事力量都可以分而制之,不要看总体上人口多,总体上兵力很强,但却是分散的,各怀鬼胎的,各有各的利益的,互相争斗的。我们能够把他们各个击破。

这是板垣在1931年8月讲的。到了1931年9月,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建立在板垣征四郎对中国社会分析的基础:不要看他们(中国)兵力很多,领土很广,人口很多,但能够分而制之,一个一个对付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