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文集 第69节(3 / 5)

加入书签

她便换了个话题,笑道:“真巧了,刚才会碰见你太太。

你们几时到上海来的?“慕瑾道:”我们来了也没有几天。是因为她需要开刀,我们那边的医院没有好的设备,所以到上海来的。“曼桢也没有细问他太太需要开刀的原因,猜着总是因为生产的缘故,大概预先知道将要难产。慕瑾又道:”她明天就要住到医院里去了,现在这儿是她母亲家里。“

他坐下来,身上的雨衣湿淋淋的,也没有脱下来。当然他是不预备久坐的,因为时间太晚了。曼桢倒了一杯开水搁在他面前,笑道:“你们今天有应酬吧?”慕瑾笑道:“是的,在锦江吃饭,现在刚散,她们回去了,我就直接到这儿来了。”

慕瑾大概喝了点酒,脸上红红的,在室内穿着雨衣,也特别觉得闷热,他把桌上一张报纸拿起来当扇子扇着。曼桢递了一把芭蕉扇给他,又把窗子开了半扇。一推开窗户,就看见对过一排房屋黑沉沉的,差不多全都熄了灯,慕瑾岳家的人想必都已经睡觉了。慕瑾倘若在这里耽搁得太久了,他的太太虽然不会多心,太太娘家的人倒说不定要说闲话的。曼桢便想着,以后反正总还要见面的,她想告诉他的那些话还是过天再跟他说吧。但是慕瑾自从踏进她这间房间,就觉得很奇怪,怎么曼桢现在弄得这样孑然一身,家里人搬到内地去住,或许是为了节省开销,沈世钧又到哪里去了呢?怎么他们到现在还没有结婚?

慕瑾忍不住问道:“沈世钧还常看见吧?”曼桢微笑道:

安徽什么地方?“曼桢道:”六安。“那少妇笑道:”咦,我新近刚从六安来的。“曼桢笑道:”张太太也是六安人吗?倒没有六安口音。“那少妇道:”我是上海人呀,我一直就住在这里。是我们张先生,他是六安人。“曼桢忖了一忖,便道:

“哦。六安有一个张慕瑾医生,不知道张太太可认识吗?”那少妇略顿了一顿,方才低声笑道:“慕瑾就是他呀。”曼桢笑道:“那真巧极了,我们是亲戚呀。”那少妇哟了一声,笑道:

“那真巧,慕瑾这回也来了,顾小姐几时到我们那儿玩去,我现在住在我母亲家。”

她拨了号码,曼桢就走开了,到后面去转了一转,等她的电话打完了,再回到这里来送她出去。本来要留她坐一会等雨下小些再走,但是她说她还有事,今天有个亲戚请他们吃饭,刚才她就为这个事打电话找慕瑾,叫他直接到馆子里去。

她走后,曼桢回到楼上她自己的房间里,听那雨声紧一阵慢一阵,不像要停的样子。她心里想慕瑾要是知道她住在这里,过两天他一定会来看她的。她倒有点怕看见他,因为一看见他就要想起别后这几年来她的经历,那噩梦似的一段时间,和她过去的二十来年的生活完全不发生联系,和慕瑾所认识的她也毫不相干。她非常需要把这些事情痛痛快快地和他说一说,要不然,那好像是永远隐藏在她心底里的一个恐怖的世界。

“好久不看见了。他好几年前就回家去了,他家在南京。”慕瑾道:“哦?”曼桢过了一会,又说了一声:“后来听说他结婚了。”慕瑾听了,也觉得无话可说。

在他们的沉默中,忽然听见一阵瑟瑟的响声,是雨点斜扑进来打在书本上,桌上有几本书,全打湿了。慕瑾笑道:

“你这窗子还是不能开。”他拿起一本书来,掏出手帕来把书面上的水渍擦擦干。曼桢道:“随它去吧,这上头有灰,把你的手绢子弄脏了。”但是慕瑾仍旧很珍惜地把那些书一本本都擦干了,因为他想起从前住在曼桢家里的时候,晚上被隔壁的无线电吵得睡不着觉,她怎样借书给他看。——那时候要不是因为沈世钧,他们现在的情形也许很两样吧?

他急于要打断自己的思潮,立刻开口说话了,谈起他的近况。他说他在六安虽然是个土生土长的人,当地的官绅始终认为他这人的行径有些可疑,在这种小地方办医院,根本没有钱可赚的,使人疑心他一定是有什么作用。他说:“其实我这人最最脑筋简单了,我自己知道能力也有限,就只想在极小的范围内做一点有益的事情。但是这个话说出去,谁也不能相信。所以我跟他们这些人也很少来往。蓉珍刚去的时候,这种孤独的生活她也有点过不惯,觉得闷得慌,后来她就学看护,也在医院里帮忙,有了事情做也就不寂寞了。”蓉珍想必是他太太的名字。曼桢又问起他们医院里的情形,慕瑾说地方上驻的兵常常去骚扰生事,而且三天两天地闹着要打针。曼桢道:“他们要打什么针?”慕瑾顿了顿,方才苦笑道:“六零六针呀。——所以有这样的政府就有这样的军队。”

说着,他不由得叹了口气,又道:“像我是对政治最不感兴趣的,可是政治不清明,简直就没法子安心工作。”

这样想着的时候,立刻往事如潮,她知道今天晚上一定要睡不着觉了。那天天气又热,下着雨又没法开窗子,她躺在床上,不停地扇着扇子,反而扇出一身汗来。已经快十点钟了,忽然听见门铃响,睡在厨房里的女佣睡得糊里糊涂的,瓮声瓮气地问:“谁呀?——啊?

——啊?找谁?“曼桢忽然灵机一动,猜着一定是慕瑾来了,她急忙从床上爬起来,捻开电灯,手忙脚乱地穿上衣裳,便跑下楼去。那女佣因为是晚上,不认识的人不敢轻易放他进来,那人穿着雨衣站在后门口,正拿着手帕擦脸,头发上亮晶晶地流下水珠来,灯光正照在他脸上——是慕瑾。

他向曼桢点头笑道:“我刚回来。听见说你住在这儿。”曼桢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看见他,马上觉得万种辛酸都涌上心头,幸而她站的地方是背着灯,人家看不见她眼睛里的泪光。

她立刻别过身去引路上楼,好在她总是走在前面,依旧没有人看见她的脸。进了房,她又抢着把床上盖上一幅被单,趁着这背身去铺床的时候,终于把眼泪忍回去了。

慕瑾走进房来,四面看看,便道:“你怎么一个人住在这儿?老太太她们都好吧?”曼桢只得先含糊地答了一句:“她们现在搬到苏州去住了。”慕瑾似乎很诧异,曼桢本来可以趁此就提起她预备告诉他的那些事情,她看见慕瑾这样热心,一听见说她住在这里,连夜就冒雨来看她,可见他对她的友情是始终如一的,她更加决定了要把一切都告诉他。但是有一种难于出口的话,反而倒是对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可以倾心吐胆地诉说。上次她在医院里,把她的身世告诉金芳,就不像现在对慕瑾这样感觉到难以启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