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疏离的信仰(2 / 4)

加入书签

而文字的改变,等于让他们与过去彻底割舍,当后人再也无法解读古文字时,那些过去也就同他们无关了。

在官方对过去这段历史解释中,记载说明在宗教改革前的拉特兰与伊比利亚是缺乏历史记载的落后部落,只有拉特兰练,连国家形式都不是,在经历了宗教改革后才有了发展,之前的历史由于技术与思想的落后严重缺乏信息源,官方已经难以考据。

而对建国日的解释,也从击败深海之神的那一天修改成了教宗宣布宗教改革的那一天。

至于什么教宗献祭,火铳的出现等信息,都连同深海的信息一同删去了。

历史已经被他们修改得面目全非。

拉特兰与伊比利亚也认为与其因为矛盾激化坐等内部崩溃被维多利亚捡漏,不如主动选择改革,至少发展的成果多少还能拿在自己手上。

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改革,就此展开。

拉特兰教是拉特兰的建国之本,即便在今天其在国内都有着极高的威望,这是因为教廷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利用自身对信众的影响力,向国内的新兴资产阶级势力展开谈判,坚持自身的统治地位。

双方最后互相做出了妥协,各让一步,教廷依旧是拉特兰的最高统治机构,教宗依旧是拉特兰的最高统治者,而在拉特兰境内的经济文化活动也得到了大规模放开。

当然因为利益的驱使,到后来双方已经成为了同一条船上的人了。

改革就这样持续了几十年的时间,而成效完全突显出来已经是一百多年之后了。

伊比利亚跟随着拉特兰照样学样地在国内改革,相较于拉特兰,伊比利亚国家规模较大,靠近深海威胁更近,距离泰拉内陆更远,改革的阻力要比拉特兰大得多。

但改革依旧出现了极大的成效,那些在拉特兰发生的事,在伊比利亚都一一应验了,两个国家与过去渐行渐远。

国家开始将重点聚焦到了发展上,拉特兰开始向维多利亚学习大量的技术和管理方式,逐步踏上了同泰拉各国一样的发展正轨。

另一方面,拉特兰开始了全国性的大规模裁军,军队的规模史诗级缩减,那些被裁掉的军人为了谋生又选择加入了商人与工人这一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去。

拉特兰不再维持一支强大的军队,军事立国的思想也被逐渐抛弃。

为了进一步降低来自国内保守派的改革阻力,拉特兰选择了删除历史和修改文字的方式,让那来自深海的威胁彻底从人们脑海中消失,让保守派失去支持,从而扫除改革的障碍。

历史的删除是缓慢而又润物细无声的,从减少报道,到从历史课本中删去,到删去所有的历史文献,到最后编造了一段新的历史,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