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波三折的晚饭(3 / 3)

加入书签

陈静之直接愣在了那里,陈夫人刚刚就懒得理他们,独自一人吃着菜。

她这会听到董如意的话,一个冷气倒抽,便被刚刚放入口中的豆腐呛到了。

她赶忙起身去到一旁咳个不停,桂妈妈赶忙倒了杯水,给她漱口,连带着给她拍着背。

平姨娘刚刚同样惊呆了,虽然她自认为跟在陈夫人身边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可是她听到董如意那大言不惭的话,她手中布菜的筷子直接掉在了菜盘子里,好在此刻已经没有人注意她的过失了。

平姨娘听到筷子碰撞盘子的声音,一个激灵反应了过来。

而且这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她还有其它事要做呢。

陈静之看着董如意食不知味的样子,心道:“不会是自己给她的压力太大了吧。”

他想着先前董文德考秀才时那消瘦的模样,他放下碗筷,走到董如意的另外一边坐下,安慰道:“今年的初试你不用太过在意了,全当是下场试试,外祖父也不要求你一定得考过;要是秋试不过,不是还有明年的春试么,就算是明年的春试同样不过,不还有明年的秋试么,所以不着急哈。”

董如意听着陈静之的话,开始还心中一喜,想着实在不行直接写个跑题算了。

结果等陈静之说完,董如意彻底蔫吧了,心道:“看来躲是躲不过去了。”

她看着菜盘子中的筷子,不知所措的看向了陈夫人。

大周萧氏从建国起就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尤其是先皇同皇上这两代帝王,他们不仅扩充了国子监的规模,还每年增加了一次恩科的选拔。

如今的初试同乡试全都是一年两次的,只有府试同会试才是三年一次,只不过当今圣上时常的加恩科,倒也没有真的三年一次过。

董如意放下筷子,掏出小帕子擦了擦嘴,看向陈静之道:“其实如姐并不担心考不过,如姐是在担心最后的那篇时务论要如何的写。”

陈静之一愣,笑道:“恩,这是个值得担心的问题,你已经熟读了四书五经,以你的举一反三能力,想是多看一些往年考生写的卷宗便可以游刃有余的应对经义了。如今难就难在后面的时务上,毕竟你年纪上小,对如今朝廷的格局和各地的事知道的不多。”

董如意叹了口气,摇头表示否定,她一脸郑重的看着陈静之,严肃道:“非也非也,我是怕文章写的太好,引起不必要的风波。外祖父,您说要怎么把文章写的平平,还能让考官通过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