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政客(2 / 2)

加入书签

英格兰战场得以顺利解决,接下来就是欧洲战场和北非战场了,欧洲此时几近全民皆兵,已经武装了不下一千二百万的士兵,四处都是持枪的男女老少站岗执勤,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大刺猬,无论在哪里开战都绝对不会一帆风顺。

而北非战场那几十万篝火的欧洲军队,因为看到沙俄人全面退出之后,整个高加索都已经落入了夏家联军之手,之前商议的合围计划,简直就成了渣子,要想活命,只有跑路了。

不用夏家联军围剿,之前一直在埃及附近残喘的那五六十万欧洲联军,早就在一众中下层军官的带领下,纷纷南下,朝着非洲大陆腹地狂奔谋生去了。

当然大虎不死,必留后患,夏青石自然不会犯这么明显的错误。

不过此时欧洲大战在即,也确是不好再分配更多的军队,只好从非洲军团中抽调一批成熟的军官,大概两三千人,派回他们的故土,自行召笼军队开拔前线开启漫长的围剿之路。

可以说在大局面前,沙俄人其实也没有什么好争取的,但是涉及到个人的情况来看,华人对他们这些贵族的安排确是要合理和圆满的多,不仅仅保证他们的利益,而且还会超额配给,甚至答应理得大帝的儿子,就算战后肢解的沙俄,也会在莫斯科附近留出一大块土地,大概有五六十万平方公里,为其创建一个国度,还是维持东正教的信仰不变,当然至于其他的地区残存的沙俄人若是想建国,华人也会考虑,毕竟战后一众盟友的人口也要迁移,相互之间的戒备提防制衡也是必须的。

一众人此时算不得圆满,毕竟整个沙俄都被他们卖掉了,但是谁也无可奈何,面对欧洲人的背信弃义的退出,沙俄人只不过是做的更为彻底罢了。

很快欧洲人就看到了他们早就猜到,但是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驻扎在前线的三四百万沙俄大军,全部自愿放下武器,接受改编。

原先沙俄庞大领土虽然此时被华裔的北上军团倾吞了大半江山,但终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有将近七八万平方公里。

而尼堡附近,或者说整个丹麦大部地区,除去首都哥本哈根附近以外,全部落入了夏家联军之手。

夏青石遵守了承诺,与某有利益均沾,除去将到手的英格兰又吐出去一半分配和有功劳的盟友外,还另外运输了不下一百万军队进驻丹麦,显然这就是要扩大第二战场的规模了,就是不知掉会不会再出一个尚军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将副战场再变成主战场了。

接受改编的沙俄军队运气不错,华裔遵守了承诺,并未坑杀他们,除去一部分不到四十余万的军队回归了以莫斯科为主的六七十万平方公里的新沙俄领土之外,其他的军队都被编入了夏家联军当中,重新拿起来武器,将矛头对准了他们昔日的战友欧洲人。

显然自从理得家族垮塌之后,沙俄国内的政治实力,以及相当一部分的中下层军官,他们也有了别样的想法,在这个依旧还是奴隶社会的国家,能够翻身当主人,做成奴隶主,是每一个最大的追求,况且此时夏青石一纸命令还给了众人翻身做皇帝的机会,再小的国度也终究是国度,皇室与贵族之间的差距天差地别,一众沙俄贵族和高级将领没有理由不去自己争取,搏一把的。

很快三四百万沙俄大军就被彻底打散,编入了夏家联军之中,被充实到了整片欧洲战场各处,几乎都是以一个军团为单位,四处穿插,与华人对待其他国度民族的军队一样,就是一片彻底的混乱,整片欧洲战场被划分为大大小小数十个战场,每个战场的指挥官手下多的可能有四五十万大军,少的也有十来二十万人,权利极大,当然每个指挥官的选拔都是靠自己的能力,与你之前的身份没有关系,甚至来自田中手下的一个东洋人此时也被破格提拔为了战区司令,掌控了三十万军队,当然也是因为手下军队成分不同,你要是行军部署可以,但要是密谋造反,不说无处不在的暗哨和特种,就是他们,你的安全各谋心思的手下也会第一时间将你干掉,毕竟他们这些师长军长都是有机会当国王的,谁傻逼跟你瞎胡闹来。

在沙俄人接受投降条件,三四百万大军接受改编调动的时候,欧洲人也平静的接受了这个结果,并未主动发起攻击,甚至于,他们此时也在不断龟缩后退,使得夏家联军,很快便将二三百万大军一路横推到了沙俄与欧洲边境位置。

另外在此期间,英格兰岛屿上的战斗也接近尾声,通过持续不断的增兵,驻守在英格兰领土上的十余万欧美联军不得不在弹尽粮绝前举手投降,作为交换条件,夏青石亲自批示,可以放他们回去,回到美洲,但是美洲人也要停止对温哥华的攻袭,期限就是两个月,最终美洲高层答应了华人的条件,无论如何,他们也无法违背国内民意,看着那群铁血男儿战死沙场,毕竟北美与欧洲的政治体制不同,他们是资本主义,是讲究所谓民主的,大资本家需要源源不断的劳动力来剥削和为自己创造价值,一旦都死了,自己还玩个屁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