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公然打压(2 / 3)

加入书签

“哪里伶俐了,无非自作聪明而已,皇后竟还赞她懂得进退?依朕看来,当真胆大包天不知死活!”

难听话竟然还是出自皇帝口中,徐舒再是如何镇定,到底只是个宫女而已,顿时惊吓得花容失色,连忙把额头抵在地面,这下子更加不敢偷窥龙颜了。

这是怎么回事?秦孺人不是声称纵然陛下另立皇后,必定也是因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已,却万万不会纵容柳皇后打压孺人,独掌后宫之权,可……圣上哪里有半点维护秦孺人的意思?

又听“何事”一问,宫婢适才回应:“奴婢今晨奉孺人差遣,代为告病,复命时,孺人听闻殿下嘱令柳孺人及齐姬襄助宫务,因不能为殿下分忧,深感愧疚,所幸今晨虽小感不适,延误问省,至下昼,孺人已觉大有好转,故遣奴婢拜禀殿下,一来是为免劳殿下挂牵,二者亦为告罪,本无大碍,小疾者也,因误问省之礼实为逾矩,更不敢借辞推讳分劳之责,万请殿下宽恕。”

这不是告罪,这是告状来了。

十一娘轻笑:“上昼见你,便觉颇知进退礼仪,此时一见,竟更觉伶俐了,你不是潜邸时旧仆,应原本就在宫中当差,从前隶属哪处职所?”

叫做徐舒的宫女显然一怔,她哪里料到皇后竟然会关心她的职历,却又不敢不答,如实应道:“奴婢乃承德七年采选入宫,初任差于尚仪局司宾署内,调职锦华殿前,曾在仁淑妃殿中侍候。”

仁淑妃便是兰婕妤也即秦桑,本乃仁宗帝后宫,原本应当随仁贤妃元氏、穆贵妃常氏等等迁居离宫,不过贺烨念她也算成龙有功,不仅擢升品位,且特许仿太妃之尊,入住长安殿后的仙居殿,皇帝以庶嫂之礼相待——要说来仁宗帝驾崩后,后宫妃嫔依礼该为太妃太嫔,奈何当初韦海池不想着为仁宗帝过继,立贺洱为帝,乃德宗嗣子,是兄终弟及,如元贤妃等等当然便不可能被贺洱尊为太妃了,是以只加尊号,与贺洱的后宫作为区别,贺烨登极,又是“弟终兄极”,也只能继续将贺洱的妃嫔加封尊号,常贵妃便成了穆贵妃,她的妹妹,曾经宠冠后宫的丽妃,已经赐死。

秦桑当年是被贺湛劝服入宫,虽然未真正侍寝,仁宗帝在世时便赐封她婕妤之位,她与当年的柳贵妃,也即十一娘的姑母,一直暗助贺烨夺位,贺烨与十一娘远在晋阳时,太后殿中一些秘辛,多劳秦桑向贺湛通风报讯,她是自己人,这徐舒既曾经是她在殿中服侍,怎么会听令于秦霁呢?

十一娘虽然还未及与仁淑妃面见叙旧,这点纠葛还能厘清。

仁淑妃尽管执掌宫务,却是在韦海池监管之下,殿中人事不能完全自主任命,如今她迁往仙居殿,近侍宫人反而可以自主任免,既没将徐舒留下,也便是说并不当这宫人为亲信,帝位易主,权柄转移,徐舒就算不是太后的死忠,心中只怕也认定了秦霁乃后宫新贵,皇后的蓬莱殿都是潜邸时的旧仆,要么就是江迂择选的亲信,凭徐舒的职历,是难以得到皇后的信重的,她又被调去了秦霁的锦华殿,相当于被动划定阵营,说来也是身不由己别无选择。

纵然眼下被皇后称赞伶俐,徐舒也只能宠辱不惊,不过皇后大出意料之外的态度,还是让她心中七上八下。

果然接下来便不是好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