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怎样说”比“说什么”更重要(1)(1 / 3)

加入书签

“怎样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这确实是很多人的通病。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是优秀的,可以完成很多事情,因此愿意到处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当别人没有听从的时候,便会觉得那人蠢笨,或者觉得对方并没有将我们看在眼里。其实,这是不对的。试着换位思考一下,我们自己是否喜欢那种指指点点的人便能明白个中道理了。

一个真正成熟的人,是不到处发表见解,不到处炫耀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更强的人。成熟的意义不仅在于成长,更在于管住我们自己的嘴。不该说的话不要说,说话的时候要尽量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可是,很多时候即使我们不想说,别人也会问我们,要求我们给予指导。这时候,如何回答也是有学问的。不要因为别人主动来问我们便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因为,别人问的未必就是我们懂得的。因此,如果自己不知道的时候,也不要乱说。最好的回答方式,便是只说自己懂得的那一部分,而不要对自己没有涉猎的东西信口开河。

在这一点上,马云做得就很好。很多人都觉得马云能给人口才好、有深度的印象是他有洞见,这自然是不差的。不过并不是全部,马云能做到那么受欢迎还在于他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更重要的是能管住自己的嘴,不说空话,不对自己不明白的领域乱发言。

像马云一样“布道”,让你拥有追随者

马云,最有风度的“说话者”

真正能看透一个人的内心所想,不是他如何对待自己的朋友,而是他如何对待自己的敌人。一个对待自己朋友好的人,未必就真是好人。只有尊重对手,理解对手的人,才是真正的好人。其实说话也一样,看待一个人不要看他对朋友做了哪些承诺,而是要看他对其对手做过哪些诅咒。那些整天都在诅咒自己对手的人,多半不是成功者。

不管做什么事情,随意些就好,在做事上,在说话上,不要太过纠结,也不要有太多的情绪。随意一些,洒脱一些,会赢得更多人的尊重。马云在第二次做客《对话》栏目时的亮相,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主持人:欢迎马云,欢迎。我记得上一次你在《对话》现场说过自己挺喜欢金庸小说,喜欢风清扬,一个人一旦成为武林高手,围绕在他周边的人就会很多,这些人你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朋友,一类是敌人。你努力打造这样的基础,未必每个人都领情。刘强东抱怨支付宝太贵了,每年要支付支付宝的费率,要多支付500万到600万元。京东对支付宝还没到离开不行的地步,因为目前在线支付,在京东商城的用户,支付所占的比例并不高,只有10%,即使停掉,影响也不大。他还真不是说说而已,还真的给停了。就在去年的5月份,他就停掉了支付宝,我觉得可能你希望他是生态链当中的一员,但是从这样的举动当中我们外人判断,他好像把你当成了对手。

在做客《对话》时,马云回答观众提出的一个问题,是马云在这方面表现的一个最好注解。

赵鹏:在本地生活变成一个新的电子商务浪潮的过程中,您希望也有很多小而美的企业出来,我们也希望成为其中一个也许小而美或者中而美,您能否提个建议,就是千万别干什么?

马云:天下把我当对手的人多了去了,他觉得贵了,他觉得不合适,他就离开自己建。其实这样挺好,只要他觉得比我建得更好,他觉得效率更高,当然得支持他。至于到底是不是这么贵,是不是费用更高,他心里应该更清楚。你应该问他到底是贵在哪里,对吧?关于对手,我是这么看待。其实一个公司最有乐趣的事是你的客户成长了,你的对手也变聪明了,也在成长。一个拳师只有在他碰到另外一个顶尖高手的时候,大家才能互相成长,所以我觉得你要欣赏地看对手。我觉得以前,我刚创业的时候跟大家也一样,觉得对手都是针对我来的。我今天跟以前有了差异,是因为四五年以前我们想明白一个道理,即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对手。你看这个东西不错,得学习,他一生气,就输了,这就是你跟对手竞争的过程,最主要就是让对手心情变糟糕。

从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马云是一个极淡然的人,这份淡然传达出的是一种从容、自信的处世态度。这也是很多人喜欢马云的原因。因为他足够自信,足够洒脱,也足够淡然。

我们面对对手的时候把情绪放一放,用一种淡然的态度去面对,不仅能够缓解彼此对抗的情绪,还能给旁观者一个好的印象。最坏的做法便是鄙视甚至诅咒自己的对手,那样便是将自己的格局弄没了。没人会喜欢一个没有格局的人,就像没有人会喜欢一个吝啬到了极致的人一样。

在面对荣誉的时候也是如此,不要一副欣喜若狂状,也不要急急忙忙向周围人展示自己的成果。淡然一点,我们取得的荣誉别人自然是能看到的,如果他们已经看到了,我们依然去大张旗鼓地告诉他,那么只会让那人更加反感,反而于我们无益。

把心放淡,不要太过情绪化。不管面对什么事情,都泰然处之,自然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