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皇帝的好奇心(2 / 4)

加入书签

蔡京一看,得,这官家又玩上了,看来是看中了这个案子。只好转口只说案子。“是,按本朝制度,这亲属死亡与案件有关的,当地官员是要回避的。”

蔡京只是顺着皇帝的话说,他可不知道他这一说,可把高俅吓一跳。

“陛下,这左运当时刚受丧子之痛,也是急于知道自己儿子的死讯。”这左运是左侍郎的人,也就是他的人,他不比蔡京,是皇上的文艺之友,是可以与皇上做感情交流的。他只是皇上的一个玩伴,万一要扯出这样的人怎么为官的,可就不好看了。

高俅也在埋怨,你说你,回避一下能死?交给通判来判,不就没事了吗?

高俅还以为是派下去的人揽权,根本就不知道监县太小,六部不全,根本就没有通判。

上有所好,下有所从。这道理他懂。

如果是位明君,一定会下旨申斥此事。可是宋徽宗不同,他觉得地方官这样做,他很自豪。觉得这是地方官真的把他放在心里了。

就和花石纲一样,他难道不知道劳民伤财吗?自然知道。不过他把这一切看成下面对自己的认可之后,不仅不加以压制,反而鼓励下面这么做。

这事也一样。

所以他很高兴地与自己的同党分享,宋徽宗主要的同党就两个,一个是文艺上的共鸣之士蔡京,一个就是玩乐上的陪伴高俅了。

宋朝官制与别朝不同,永远都是大而全,小而全。中央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地方上从县开始依然有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不过高俅有句话倒说对了,那就是当时左运是真的因丧子上痛,忘了回避了。

这也是他真疼这个儿子。若不然他是不会忘了回避的。没有通判,还有主簿,甚至随便换上一个有品的文官,哪怕是他在后面牵线来,都没人好说什么。

“事儿倒也普通,就是这说法很新奇,这还是朕第一次看到有人把地方官的亡故扯进这么离奇的案子中。”宋徵宗就拿它当神话故事看。

地方官的死亡,他也只是看上去有趣。这样的七品官自有户部安排,他这个皇帝一般是不插手的。

蔡京虽然有歼相之称,但是他这个人也不是真的坏,只是因为皇帝把一个文艺青年招到了宰相的宝座上,可是这文艺青年哪治得了国,一切施为主要还是三个字“想当然”。想当然“好”,就是对的;想当然“坏”,就是错的。

看到这份奏折,蔡京当时就火了,这是干什么?为了巴结皇上,直接抛弃中书省,密折专奏,这还了得。“皇上,这样妖言惑众之徒……”

“哎-蔡相,这事就不要只看过错了吗?要说过错这个姓左的七品县官倒是个糊涂官,你说你儿子都死了,还审什么案,赶快出殡就好了,也不用白死了。”宋徵宗正看着好玩呢?哪儿会让蔡京搅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