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名将(2 / 3)

加入书签

这一番话不要紧,所有军官,能来的不能来的,全都来了。并对宁采臣好感大生。

武人在宋朝的地位实在是太低了,为了让武人从军,朝庭竟然在人脸上刺字。

平曰里别说宁采臣这大才子了,就是普通书生,他们也得赔着小心。万一那人若做了文官,他们不就惨了。

纵观开朝以来,有哪个文人会高看他们武人一眼?更不必说著书立说了。

面前这武将,一身常服,并没有做武将打扮。

那《凤舞九天》,他一开始便买了一本,每天每天照着练。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白素贞已帮宁采臣做好了符。左边衣袖是银河落九天,点点星光从天而降;右边是剑轮舞,符一撕开,便周身变化出光剑来。

宁采臣要做的是控制好浩然正气,不要影响了符咒施术便行了。

文衙内真的很给力,把他老爹都请了来。由他老爹出面,地方上的厢军都统、将军都有出面。

文衙内赶忙上前介绍道:“这位是呼延灼呼将军。呼将军是汝宁郡都统制。今路过杭州,特意请来。”

唯一遗憾是,宋朝的重文轻武,以致文人几乎全体缺席。

“这就够了。武道是只有武者才看得明白的。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来与不来,无关紧要。”宁采臣安慰他道。

这时,一将军走了进来,听了,大声道:“你这书生很好。早知道这书是你写的,还是写我们武人的,我非让我军中的小崽子们,一人一本。哪用得如许麻烦!”

《凤舞九天》实在不好卖。崔老板便把宁采臣的名头打出去了。就连这斗武大会,文衙内也借用宁采臣的名号。

说服他爹时说:“宁公子为武人著书立说,却没有人欣赏。为了让世人认知武道,不惜请来武道高人以演武。这等盛事,我等武人不支持,还有何人支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