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蛤蟆追蛇(2 / 5)

加入书签

“我顶你个肺!”

宁采臣脱口骂道,背着宁采臣式的书生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

宁采臣家境不好,住不起学舍,每天每天都不得走山路回家,正所谓“宋朝版走读生”。

想及这今后的悲惨生活,他的心就快乐不起来。

特别是宁家只有二亩薄田,其父早亡,全靠家中老母为人缝补艰难糊口度曰。

可明制就恐怖多了。

成为秀才之前,有三级童试;进入学院读书后,又要进行岁考、科考,按成绩分六等;成绩取得科考一、二等者,才能取得乡试资资格。然而这还远远未完,乡试之后,还有会试、殿试呢……

简直能考能人。

最关键的是这是宋朝,是半部论语治天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宋朝。

你一个生员要说我不考了,去做别的。马上就会臭大街。

这个时期,山景独好,自然就少不了这游山玩水的游客,其中更是多为文人搔客,三五成群,两两成双。或负手远眺,以览群山小;或聚坐在山亭山道,品茗软酒,高谈阔论,张口“谈笑有鸿儒”,闭口“往来无白丁”,诗词歌赋,你呼我应,声声入耳。

这令他更显烦躁,不知不觉便入了山间小路。

小路清幽,虽无山涧美景,却胜在鸟兽更多。

看看四周,再无行人,只见他把书筐从背后取下,从里面取出个四方木箱,箱子有门,门可打开,以绳索提起,兽一进入,便可落下。

这可是他好不容易自己做出的陷阱。

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什么单元测验,期中期末,什么会考高考,老师们还时不时玩一把什么摸底。这样的考法,他早就厌了烦了,怎的是一个焦头烂额,里焦外嫩,变“考”为“考”。

就是怕了,他穿越前才会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不考了。

可这刚不考,那边就穿了。穿了还不说,还得接着考。

这是怎样的人生?又是如何的痛苦?他的心只是灰暗,却没有发疯,已是好运。

难不成自己的命中注定要“烤”下去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