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112节(2 / 5)

加入书签

因为不是头胎,她们都生得很快,两个孩子几乎同时出生。

她大儿子是1943年出生的,二儿子1946年出生,三儿子1952年出生。

因为一直想出国,生了这三个儿子后,她是不打算再生孩子了的。结果意外怀孕。所以1960年出生的盛景比大儿子足足小了17岁,比小儿子也小了8岁。

那年她38岁了,算是大龄产妇。生孩子的时候精力有些不济。孩子生下来还没让她看一眼,李玉芬的婆婆只把孩子拍哭,告诉她生了个女儿,李玉芬的孩子就露了头,没过几分钟就生了下来。

盛茹慧时常回想当时的细节,很确定李玉芬的婆婆完全有机会调换孩子。

面对这样的情景,盛景不可能不动容,泪水也湿润了她的眼睛。

但这中间隔着原主的一条命。

上辈子,原主可是死了的。盛琳蹦跶到小说最后,也没见盛茹慧回中国来寻找女儿,否则作者怎么的都要提上一笔。

就算盛河川早逝,没有他通过外交部寻找盛茹慧。但既然盛茹慧早在十年前就发现那女孩儿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她怎么不回来找呢?改革开放后引进外资,她要回来应该很容易才对。

等盛茹慧的情绪平息了一点,盛景轻声问她:“当年,孩子是怎么抱错的?”

她开始不知道那老太太是手忙脚乱下弄错了孩子,还是有意调换。知道盛景从小被扔到乡下受苦,她确定了,李玉芬的婆婆一定是有意的。

她贪婪地望着盛景,眼泪又下来了:“对不起,都是妈妈不好,妈妈没看好你,让你受苦了。”

盛景有些头疼。

她不知道盛茹慧是有着林黛玉一般的性格,还是只因见到女儿太激动,才这么多眼泪。

盛茹慧用手帕抹了抹眼:“盛国强工作时不是断了一条腿吗?他那腿时常疼痛,十分难受。当时打听到有个医生挺厉害,他想重新做手术,李玉芬婆媳两人过来借钱。没想到她们坐下不久我就发动了,没过多久李玉芬也发动起来。”

因为盛河川和两个儿子在场,盛茹慧也不好说得太细,只把大致的情况说了一遍。

“当时不许用下人,你爸爸、哥哥去上班上学了,家里只有我婆婆和李玉芬婆媳几人。我发动的时候本来送医院的,结果李玉芬也发动了。”

“李玉芬的婆婆以前接生过,看我的情况说来不及了,让我婆婆赶紧去厨房烧水。结果你出生后还没让我看一眼,李玉芬也生了孩子。孩子应该就是那时候换的。”

那时候她们住着一个两进的四合院,家里屋子多,为了方便照顾,两位老太太把她们都扶到一间西厢房里。她躺在床上,李玉芬躺在榻上生的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