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一章 地球远征(2 / 3)

加入书签

除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远征舰队的硬件生产体系之外,各种模拟训练系统、人员保障系统,信息模拟系统、战术预演系统同样也都在分担着种种不同的任务,为地球文明解除自己的后顾之忧,提供着自己的一份贡献。

但是,这些种种努力,种种准备,却都还只是整个作战任务的一部分罢了,在整个计划之中固然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这些都不是整个任务的核心。

以地球文明现如今的整体实力而言,这些工作固然繁琐,固然复杂,固然代价巨大,但是只要愿意付出代价,却都是完全可以完成的部分,是属于既定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是,整个远征任务的最终目的,核心解决办法,却都完全有赖于火星虫洞科研攻关项目的努力和成果。

这是因为,地球文明的这次远征任务,从具体程序步骤上来说,固然是复杂、繁琐到了极点,整个计划的实施,前后包括现如今正在进行中的情报收集、装备定制工作,还包括以后任务正式启动之后的百光年远程突击偷袭计划,需要完成一段距离以百光年记的漫长隐蔽行军过程。

低端的研究人员,在加入到项目组中之后,就会每人分发一大批的研究资料和讲解视频,让其自行学习,啃得越多,学得越透,在学习考试中得分越多,就可以在之后的打杂研究工作之中分配一个越好的位置,然后在经过一段研究学习之后,就是更深一层的筛选,最终能够学习领悟全套虫洞研究理论基础知识的研究人员,就基本上是具备了独立分担一个细分项目的独立研究资格了。

这套人才筛选机制不可谓不专业,不可谓不细致,也不可谓不保密,可以说完全是兼顾了各方面的需求的,它的唯一一个问题是,最终能够通过全套筛选程序的研究人员,一百万个预选者中,也难以找出几个合格的人才……对于高端的,独立研究人员的补充筛选速度,堪称是杯水车薪,远远满足不了对于高端研究人员数量的需求。

要知道,即便是一个只具备预选资格的初级研究工作者,每一个也都是从几百万个高素质高智商的大学毕业生、理科研究人员之中筛选出来的,门槛之高,甚至远超了现代军队选拔的严厉严格程度。

但是,就是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先选出来的精英人才,绝大多数却都通不过理论学习的第一道筛选门槛,最终在项目组中,也就只能胜任一些自动设备难以胜任的低端重复性工作。

也就是在这样的人才困境之中,虫洞研究项目的研究进度,自然不可避免的就越来越进度缓慢了起来,而这,也自然而然的让虫洞研究项目的高层们,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来自于地球政府的压力。

在全程无损失、不暴露的前提之下,地球舰队需要直插域外文明在敌占恒星系的腹心部分,以一波让敌方不及反应的快速突袭作战,迅速撕破外域文明的作战体系防护,最终直接攻击敌方最核心部分的虫洞通道所在,在打掉敌方的后援通道之后,还需要完成对敌占区域的迅速清剿占领工作,最终占据这块和地球核心文明腹地相距遥远的这块远程飞地。

在占据恒星系之后,整个远征舰队还要继续驻守、协防,协助一部分地球移民完成该地区的全面占领工作,清剿周围不稳定因素等等。

但是,这一切的行动计划之中,都需要围绕一个核心关键来行动,那就是对新占区的虫洞通道的处理工作。

对于地球政府来说,火星虫洞研究项目,不单单是个立足长远的科研工程,某种程度上决定这地球文明的命运抉择,更是一个立竿见影就要用到的科研项目。

在虫洞研究愈发艰难、缓慢的同时,地球文明的全套工业体系,却是在地球政府的全力要求之下,进入到了满负荷的生产状态之中。

多达上千亿的核心工业化人口,以及十倍于此数的工业化配套人口,都在国家力量的全力调度之下,满员全功率的运行了起来,而最终的目的,则是为地球文明第一次远征战略任务,准备一套齐全的舰队体系。

而为了这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地球文明体系之中,很多重要的生产完任务项目、研究探索项目,都被长时间的搁置停顿了起来,集中一切人力物力,首先满足于远征舰队的打造工作。

总数多达数十艘之多的超光速战舰舰队集群,都在随着地球文明的强大工业化生产能力的冲刺之下,正在一点一点得由规划变成图纸,由图纸变成生产任务,而一项项生产任务又在数量众多的超级量子计算机的巨量数据运算之下,成为一个体系配套,产量、时间不差分毫的巨大系统工程,从而最终将计划之中的超光速战舰,在一个个规模巨大的太空工厂之中,被一丝不苟的打造生产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