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东联的战略极限在哪里?(2 / 4)

加入书签

纵观古今历史,很多失败的国家,不是没有刀子,而是没有哲学。其创伤恢复的速度更是取决于该国公民哲学素养的深浅。

作为同样的二战战败国,战败的创伤在黑格尔的故乡就容易平复,而在富士山脚下迄今仍在频频作痛。

尼克松算是美国少有懂哲学的领袖,为了抚平越战带给美国的创伤,他不惜打破红蓝阵营的界线,亲自跑到北京去跟毛太祖探讨哲学问题。

作为一名后来者。杨卫平现在更能深刻体会出毛太祖思想的深远意义和伟大。太祖是人不是神,即使他在某些问题上有过失误,那也只是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问题,还需要放到更长远的历史时段中方能作出科学的结论。

同样的道理,对于邓公提出的改革理论,杨卫平现如今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然而,国家战略,是一门建立在刀尖上的哲学。

东联接下来的生存和发展,无可避免地将会跟美、苏、英等大国进行搏奕和碰撞。同时,杨卫平还必须认真考虑东联发展能力的边界问题,也就是东联对外扩张的底线和极限在哪里。

战略底线,事关国家生死存亡,公民对此比较容易形成共识。

而战略极限,事关国家发展,则往往容易被渲染夸大并由此导致许多国家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历史上的那些大帝国多为在捍卫国家战略底线中崛起,却又在无节制地突破其战略极限中败亡。

今天跟何国栋和周援朝聊及国内时政的时候。杨卫平已经意识到国内已经开始有人对邓公提出的改革开放理论进行了人为的扭曲加工。特别是在邓公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一指导思想方面,有些人想当然地认为这“一部分人”就是他们这些掌管着华夏权利的特权阶层,而且还将这一理论引入了左和右的全国大争论中。

其实左也好,右也罢,杨卫平现在觉得在忠于国家这个大前提下,左和右都有各自的立足点。因为它们在国家发展进特别中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

偏颇,不仅是列宁批评的“左派幼稚病”,也是右派“幼稚病”。他杨卫平要反对的只是其中的极端和幼稚成份。对于那种因政治斗争需要而以牺牲国家利益为代价的左和右,都将成为东联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引以为戒的高压线。谁触谁死!

毛太祖当年告诫华夏人民不要作超级大国,不要称霸世界,所以才有了新华夏可持续的高速发展;明治天皇告诉日本国民要征服整个亚洲,要称霸世界,其结果是让日本不仅成了世界唯一一个经历核打击的国家,其整个近代成就也随之灰飞烟灭。

国力扩展的原则是不能将国力“拉断”,这是极限;国力收缩的原则是不能缩得受到严重入侵,这是底线。只要研究出这两个点,就会对这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判断心中有数。

因此,杨卫平在思索东联的战略底线和极限时,着重考虑的是对东联战略极限的探究。为此,他才会决定抛出克拉运河计划,提出要让东联成为第六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以此来试探美国和苏联的容忍底线。

国际博弈同样遵循几何学“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则。而套用国际政治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一个国家不能和两个大国同时发生冲突。所以,杨卫平必须在苏联和美国之间选择一个站队。

刀子他现在有了,但哲学这种必须通过时间沉淀来积累的大学问,他还得在治理国家的工作中更进一步地去摸索和领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