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北缅的核工业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沿(1 / 3)

加入书签

此番来北缅,杨卫平不是来享受生活,而是为了给北缅的国家工业化建设注入新的催化剂。因此,他毫不犹豫地结束了自己短暂的假期,由秋芳亲自陪同,带着一干保卫随从,秘密前往北缅皇家科学院。

这座综合型大型科研机构,位于密支那北郊某个军事禁区,聚集了来自欧美各国的科研人员。其中也包括一大批华夏国内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全球著名的天工实验室研发核心总部。就设在这所科学院里面。

北缅皇家科学院名义虽然直属北缅总统府管辖,但实际上却是由北缅联邦调查局负责一切事务。而由秋芳负责领导的北缅联邦调查局,对总统府从来都是听宣不听调,属于北缅隐形的最高实权部门。

凭借天工实验室在全球科学界的学术权威地位。这所完全属于杨卫平私人产业的世界顶尖科研机构在成立之初。便得到了天工实验室位于世界各国的分部。以及欧美各国科研从业人员的积极响应。

“这些技术方面的事我不太等,你还是自己去北缅皇家科学院找有关负责人,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秋芳也不是无所不能,至少在技术层面她所知就比较有限。

核动力装置,特别是军用核反应堆,这玩意绝对是美、苏、英、法、华、德等几个大国都紧紧捂着藏而不露的战略型技术装备。

有了跟西德紧密合作的白寿核工业基地提供的技术援助,北缅第一座大型民用核电站密支地核电站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日夜赶工。

可以说,北缅的核工业是站在了华夏核工业的肩膀上,其技术起点远比当初华夏像瞎子摸像一样搞出的第一个核反应堆不知高出多少倍。

华夏大三线建设中停工下马的三个核工厂,现如今也都被杨卫平整体搬迁至北缅。像黄旭华、王荣生等华夏核工业专家,也被杨卫平“挖”到了北缅皇家科学院从事专门的核技术研究。

即算是没有苏联提供的船用核动力技术,杨卫平也有实足的把握和信心搞出达到世界一流水准的船用核动力成套设备。

只不过,现在老毛子们跟他玩猫腻,不按当初的秘密协议办事,这让杨卫平很不爽。

毕竟如果有苏联支持,北缅的核动力潜艇和核动力航母建造计划,可以比自主研发的速度要稍微快一点。

而时间对杨卫平来说,目前是他最看重的。

当然了。杨卫平也不是什么省油之灯。当初他同意让苏联参与到航母蒸汽弹射装置的研发,前提就是苏联以半价卖给天石船舶重工集团一台6.5万吨级模锻水压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