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3【兼并问题】(3 / 4)

加入书签

士子们听得目瞪口呆。

前面的历史知识,只是让他们眼前一亮,毕竟柳宗元就有类似观点。

但现在用铜铁、耕作、赋税来阐述夏商周演变,却是自古以来闻所未闻。

在三观受到强烈冲击的同时,仔细思考似乎又有点道理。

魏良臣继续说道:“秦灭六国,以秦始皇之残暴,为何柳宗元却说开创了天下为公?因为周朝层层封建,从诸侯到大夫,人人皆私,周天子无法征得钱粮赋税。一旦哪里出现天灾,其他诸侯是不会救助的,周天子也拿不出钱粮去赈济。”

魏良臣又指向另一位士子:“打仗靠什么获胜?”

这士子回答:“有贤臣运筹帷幄,有猛将冲锋陷阵。”

魏良臣摇头:“这些都要有,但更重要的是钱粮。有了钱粮,才能养活三军将士,才能打造精良兵甲。前宋之时,童贯伐辽为何大败?因为缺钱少粮。将士发不足军饷,哪还有什么士气可言?甚至出兵仓促,兵甲都不齐备。”

“那么钱粮从何而来?”魏良臣又问一個士子。

那士子说:“来自税赋。”

“而秦朝实行郡县制,秦始皇能统一征调钱粮。汉承秦制,最初虽分封郡国,但大势所趋怎能长久?最终还是推恩消灭诸侯王。汉武帝、汉宣帝统一征调,才打出大汉天威。”

“诸侯没了,却有世家豪强。因此汉代迁徙大族,聚陵而居。”

“世家豪强渐不可制,他们兼并土地、隐匿人口、逃避赋役。国家无钱粮可征,百姓无立锥之地,这便有了两汉末年之乱。”

“魏晋南北朝,世家更是变成门阀。修筑邬堡,控制人口,田连阡陌,累世卿相,左右朝政,宛如国中之国。”

“隋唐租庸调,以均田制立国。五姓七望带头兼并土地,均田制败坏,租庸调崩溃。朝廷不能供养军队,始有节度使,引发安史之乱。此祸延续至五代,前宋虽然统一,却始终无法收复燕云。”

“不错,税赋,”魏良臣说道,“陛下曾与众臣讲述。炎黄之时,百工初立,甚至还用木头农具,铜材稀缺只能拿来造礼器,种地也不得其法收获甚微。那个时候,征不到太多赋税,也养不起太多军队。都是一些脱产的部落贵族,带领一群还需要种地的国人打仗。”

“后来铜器普及,可以用来做农具,耕种之法也更成熟。收获的粮食越来越多,能供养的军队也越来越多。由此崛起的方伯诸侯也越来越多,周天子得以统治天下。”

“再后来,有了铁器。有了铁做的农具,能开垦更坚硬的土地。”

“十人、二十人、三十人,使用铜制农具耕作一块良田。这就是井田制。”

“如果一家三五口,使用铁制农具就能耕作一块良田。那么井田制便没有存在的必要。同样的人口,能耕种更多的土地。诸侯有充足的钱粮,那么多余的人口,就可以征兵打仗。这就是战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