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青苗法(3 / 4)

加入书签

武怀玉主管的雍州,公廨钱可比御史台还要富有一些,清理出来万贯,主要还是杀的猪多,直接上缴一半,留一半。

京司七十余司,公廨钱上缴,就有十几万贯,这还是都留了小金库。

而地方公廨钱数量更多,如今四十一都督府,三百六十五州,一千五百余县,还有六百多个统军府,都是有公廨本钱的,总共一百多万贯。

这还是以最低数算的,比如说岭南道基本忽略不计,公廨总本才上报八万贯。

这一百多万,是京师和地方诸衙,积攒了十年的本钱。

“魏相公说的这些不是没有可能,但我们常平贷制订之初,其政策是好的,如果有官吏借机行不法,甚至贪赃枉法,那不是这常平贷本身的问题,而是这官吏的问题,甚至是监察部门的问题。”

“公廨钱贷年息十分,常平贷半年息仅两分,这利息下降了不到一半,而且是能够真正面向普通百姓的,这难道还不够好?”看书喇

李世民击掌称赞,“怀玉说的很对,政策没问题,如果人有问题,那就处置人就好了,不能因为有可能会有官吏贪污渔利,就要连这政策也不实行。”

魏征又问,“本钱呢?”

“就算政策再好,可如果没有本钱,那又能惠及几人?”

不过现在这笔钱要办的事也多,收了这笔本钱,那以后各级衙门办公费用、官吏俸料,这些钱可就都得由财政拔付,所以拿了这钱必须得能增值,还得年化率较高,否则这本钱会越来越少。

武怀玉解答,“这次朝廷将京师和地方的公廨本钱收归度支司,专用做各道支度司做为本钱,用以和买、榷卖,和买入常平仓的粮食,可以拿出部份做为本钱为常平贷。”

“那能有多少?”

以京师为例,名义上公廨本钱三万余贯,事实上当然早不止,御史台的公廨本钱都三千八百贯了,而实际上这次清理整顿后,御史台发了笔小财,不仅账上三千八百贯如今都发数对上,而且还额外多了两千来贯,御台史有六千贯公廨钱。

这都是官本,没算官吏、捉钱令史们自己的私本。

御史台向民部上缴了三千八百贯,还剩下一千多贯没缴,这笔钱留做了御史台的小金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