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郑氏兄弟进京(2 / 2)

加入书签

郑克臧当然要听老婆的话,不过对塞北的战事还是有些顾虑。项绍宽便劝他,如今噶尔丹难成气候,罗刹国那边也应该没有什么大事了,不妨先去南方休养,等身体养好了,北方有事的时候,再回来也不迟。

既然陈三娘和项绍宽都劝自己南下,郑克臧也就听从安排,登船上路——当然,为了郑克臧的健康着想,不会再坐海船,而是坐画舫沿运河南下。正好,南京军机处有信送到,请唐云沛、谢成武二人南下南京,有事商议。唐云沛、谢成武二人正好与郑克臧同行,沿途也好有个照应。

为了照顾郑克臧的身体状况,南下的队伍每天只行一站,大约五十里左右,花了四十多天才到达南京,离开冬至祭祀大典,只有六天时间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两兄弟在陈三娘的陪同下,进到里屋,看望了一会儿郑克臧,说了几句问安的话。郑克臧耐不了太久,两兄弟于是又退出来坐下。

陈三娘自去忙碌,郑克塽便问项绍宽,大哥现在这个样子,应该怎么办。

项绍宽不打算和他说实话,只说郑克臧养病期间,希望两兄弟在京帮手,京城一切如旧,不必担心。

说罢,就让人安排兄弟二人前去哕鸾宫暂住,并且嘱咐哕鸾宫的首领太监,好生伺候,但尽量不要让着两兄弟乱跑。

南京军机处很快又有信来,说皇帝一行如期到达南京,在紫禁城安顿。南京紫禁城这几年又有所修缮,除了三大殿实在没钱也没木料进行重修之外,后宫的东半部分也基本复原。皇帝这几年又选纳了好几位妃嫔,还生下了几位公主,好在现在有足够的地方居住。

到了九月底,局势大体平静,京城已经完全从热河战役的紧张空气中摆脱出来,朱慈熺和马宝也上奏说,湖广验收和劳军的事情基本办妥,准备择日启程返京。唯一不好的消息是,镇西将军、荆国公陈世凯已经过了六十大寿,多年征战留下一身伤病,如今一遇阴冷风湿便周身疼痛,难以继续带兵,请求回京养老。项绍宽于是让枢密院下达行文,让陈世凯随朱慈熺和马宝返京,镇西将军印暂时交由副将牟大寅管理。

关于陈世凯的继任人选,自然又少不得一番争夺,这次是刘国轩和曾养性都想安插自己的人手,项绍宽固然不想曾养性得逞,也不想刘国轩的势力再扩大,但又不想过于得罪二人,于是提出一个一连串的调整计划:现任招讨大将军警备团团长林玉龙,叙热河战役护驾和歼敌之功,升任野战军泰山镇副都督兼步兵师师长,原任副都督兼步兵师师长金汉臣也叙功升任都督,原任都督吴淑调任衡山镇都督,加一级记档,原任衡山镇都督白显忠出任镇西将军。同时,以湖广整军顺利完成为由,将镇西将军再度移镇云南昆明,牟大寅在完成交接之后回京聆训候命。这样一来,曾养性如愿拿到了镇西将军的位置,但权势从整个大西南收缩为云南一处,刘国轩的亲信吴淑掺进了衡山镇,而泰山镇的正副都督都是亲近穿越者的人,基本上算是被穿越者们彻底掌握。

曾养性和刘国轩各有各的满意之处,自然同意这个方案。林玉龙反而闹情绪,不想离开少爷郑克臧。项绍宽便劝他说,少爷身负重伤,一两年里不会再出兵打仗了,与其留在京城赋闲,倒不如去野战军锻炼锻炼,过几年等少爷身体好了,再跟着少爷出兵打仗。林玉龙的一个巨大优点就是好糊弄,而且又特别敬重少爷的师父项绍宽,被三言两语哄了去赴任。

郑克臧的身体经过近两个月的调养,略有些起色了。陈三娘便提出,京城要入冬了,天气寒冷,不利于康复,不如抓紧时间南下,回南京或者杭州调养。

项绍宽和洪诚丘等人见郑克臧身体确实有所好转,也觉得陈三娘所说有理,便决定送郑克臧全家以及两个弟弟南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