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离京南下(2 / 2)

加入书签

又过了几天,所有的行李都准备妥当,云姨照例给七人都收拾了整整两个箱子,包括衣物和食品。毛渊明觉得云姨实在是过于体贴,南下的途中天气是越来越热的,并不需要这么多衣物。云姨则是苦口婆心地说,出门在外,多备一些总是好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陈梦球出使日本吊丧回来,仍在翰林院供职,担任正七品的编修,若是留在京城,升迁也不会太慢,不过有陈永华在,总会有那么几个不识趣的言官,跳出来指责陈梦球升官是因为父亲。所以,许纬辰建议陈梦球前往南京,然后外放广西担任学政——翰林放学政是升官的一个常见且重要的步骤,而广西收纳了大越两府三州二十多个县,在当地推行儒学教化正是当务之急。

陈永华听闻许纬辰如此说,自然也是心领神会,知道这一任学政非同一般,只要陈梦球能称职归来,那么转升翰林院侍读学士就是板上钉钉的事,离侍郎或者布政使仅一步之遥。连忙叮嘱陈梦球要小心谨慎、恪尽职守,为朝廷效力。

郑克臧知道两人很快要南下,颇有些不舍,而且郑克臧和毛渊明一样,更热心于出海的战略,不想长期生活在北边。许纬辰便劝慰他,暂时和师父项绍宽一起,先驱逐罗刹人,再剿灭噶尔丹,等到北方四境安宁之后,再来南方筹备出海之事。

几天之后,毛渊明和许纬辰一起到乾清宫,向皇帝朱慈炤辞行,并且告诉皇帝,南京紫禁城的春和宫已经重修完毕,宝亲王和王妃前往南京居住毫无问题。

皇帝显得有些喜出望外,不停地在语言中暗示,要让宝亲王“多多历练”。毛渊明深知皇帝的心思,表示一定要把宝亲王朱和尭培养成为一名出色的太子。

皇帝又说,自己年纪一把,对政事无甚兴趣,情愿读书作画下棋娱情,但希望儿子能谙习政务,将来做一个真正的好皇帝。毛渊明知道朱慈炤在试探什么,只是装聋作哑。许纬辰则听懂了装没听懂,只是不停地强调南京会有许多的政务等着朱和尭去学习处理。

朱慈炤显得有些失望,但又不好说得太明显,而且朱和尭南下,还要倚仗二人多加照顾,便不再说什么,而是改换话题,问起自己在余姚的故居,有没有派人看管维护。许纬辰便说,潜邸自皇帝离开之后,便一直由地方官照看,修葺如旧,南京留守司每年会派太监和工部官员到场视察,如有损毁,要追究地方官员责任。

毛渊明有些奇怪,因为潜邸的护养一事,早在杭州之时就如此办理,十年来一贯如此,不知道皇帝为何又提起此事。

许纬辰也不知道皇帝究竟什么意思,只能挑稍微有些关联的事情告诉皇帝:清朝统治期间,泗州的大明祖陵和凤阳的大明皇陵虽然没有被破坏,但也无人管理,因此颇为荒芜。几年前黄河夺淮入海,将泗州的大明祖陵彻底淹没,暂时无法恢复。凤阳的大明皇陵已经派人前往清理修葺,如今面貌焕然一新。今后,打算在陵区仿照孝陵的规制,设立管理处,下设祠祭所、长史所、仪卫所等机构,负责四时祭祀和护卫。皇陵的奉祀官由南京太祖宗室成员轮流担任,与南京礼部官员一同奉祀。不过,因为凤阳府是黄河水患频发之处,百姓安居不易,因此大明中都之名已经形同虚设,所以中都留守司不会恢复,凤阳府将降格为普通府,并且析出西部地区七个州县,设立颍州府。

皇帝对此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的兴趣,只管命王孝义赐宴。两人又陪皇帝吃喝了一场,告辞回南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