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一万七就一万七(2 / 2)

加入书签

“也说不定路上遇到洪水泥石流什么的,被阻止在某处了。”毛渊明也只能用自我安慰的话语回应,“现在正是江南多雨的季节,道路阻塞是很常见的,半个月前杭州西面的山道就被泥石流堵了,县令发动上千百姓清理了十天才算重新疏通了道路。”

“对了,另外还有一件事要问你。”许纬辰压低了声音说道,“吴绛雪最近怎么样?”

“吴绛雪?挺好的呀,一直在宫里教课,皇太子和郑克坦都很喜欢她。怎么了?”

“我听徐尚朝说,他在离开杭州之前,曾经向你提出想见见吴绛雪,被你拒绝了?”

“是啊。”毛渊明隐隐约约觉得难办的事情要来了,“他又有什么新的要求?”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项绍宽的构思是,由郑克臧和洪羽率领五个营的军队,从太湖上乘船绕行到敌军后方,自己率领大军从正面发起进攻,而马九玉则从西侧快速绕行,争取包抄合围。这样一来,三处兵力夹击清军,胜算较大。

实际的战斗从三月十二打到二十二,整整十天,明军大约消灭了两千多清军,击毙敌将喇哈,数千清军溃散,其余清军在杰书的带领下向南京退却。值得一提的是,喇哈是被燧发枪方阵击毙的,应该是燧发枪进入中国后击毙的第一名满清高级将领。

项绍宽介绍完战况,引来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在几句简单的话语之间,毛渊明、常镇业等人都能感觉到项绍宽稳健的战术打法为胜利作出的贡献。

接下来,由陆希星作苏州行军机处的工作报告。由于清军怯于南下,苏州行军机处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一直在致力于恢复生产和社会秩序。二十年前,清廷在苏松一带搞了“通海案”、“奏销案”、“哭庙案”等一系列旨在打击汉人士族势力的冤案,导致苏松一代反清情绪激烈,因此洪磊上任江苏布政使之后,巡抚各个府县,秩序和生产恢复很快。陆希星说,等今年夏税征收之后,就可以拿出一部分支援杭州,大家就不必这么捉襟见肘了。

陆希星的话,同样也引来喝彩,显然是因为没钱造成的生活拮据对大家的士气都有所影响,现在听说有钱了,当然高兴。

最后,由许纬辰介绍北线新的部署。因为判断杰书在短期内没有再南下的可能,所以苏州行军机处只留下洪诚丘和吕宪华负责日常事务,其他人都跟着大军南下,下一阶段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衢州方向。兵力上,除了苏州的两镇浙兵维持不动,换由马九玉留守湖州,洪羽作为郑军旧部,直接编入郑克臧部下,也随大军南下。这样一来,北线的兵力虽然不多,但防务基本不必担心,接下去能投入到衢州的作战部队,则多达一万二千人。

常镇业也趁着这个机会,向从前线回来的人报告一个重大进展:朝鲜的第二批使团已经在半个月前到达杭州,带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消息:据朝鲜派往京城的燕行使报告,清廷和察哈尔亲王布尔尼的战斗还在继续,两军持续作战,布尔尼不断袭扰盛京一带。而清廷为了应付西北的王辅臣,已经将图海撤回,改派往西北战场,信郡王鄂札则继续与布尔尼作战,相信双方一时之间谁也无法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听上去全都是好消息,毛渊明自然是非常高兴,说自己已经在望江楼定了位子,安排晚宴给大家接风。虽然现在手头紧,菜色恐怕会差一些,但大家那么多日子没有聚了,总得放松一下。

等到吃饭的时候,许纬辰特地拉着毛渊明坐在了角落里,问起殷铎泽和许缵曾的事情。毛渊明挠着头皮,只能如实相告,这两个人至今音信全无。

许纬辰听完,自我安慰式地说道:“那或许是被吴三桂留下来参加登基大典了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