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我大明,亡了……(2 / 2)

加入书签

“……”毛渊明无语地挠了挠头,“那就没有办法制约了吗?”

“没办法。其实大明朝廷也一直想着制约,但是没有执行力,就制约不起来。”常镇业继续解释道,“正德、嘉靖、万历年间,大明朝廷先后四次颁布《优免则例》,目的是限制士绅优免范围,但结果却是越改越大。”

“为什么?”

“因为你不管条例怎么改,基层总是执行不了,而基层执行不了的结果就是实际优免的范围继续扩大,到下一次修改《优免则例》的时候,朝廷只能承认既成事实,把原先不合法的部分改为合法。”

“那要是这样的话,优免的部分岂不是越来越多?”毛渊明的眉头越皱越紧。

毛渊明轻轻点了点头,却又微微叹了口气,说道:“几位大人的意思,我都知道了,容我和王爷商议之后,再作决定吧。”

等送走了杨英等人,常镇业便问毛渊明:“刚才林时对的意见,有什么不妥吗?”

“是啊。你看,郑经的原班大臣们都反对免税,因为他们没有利益纠葛。”

“那林时对不也主张士绅需一体纳粮当差吗?”

“他的话里挖了坑啊。”毛渊明微微一笑,“林时对作为一个坚决的反清复明人士,眼下还算是有节操的,是愿意让士绅们纳税抗清的。不过他说’翦灭清虏之前’,就是为了日后恢复科举士绅的特权留下活口。”

“是啊,所以后来张居正要改革,但改革的成效也不大,结果就是大明的税基土地数量不断下降。”

“那你觉得,我们要是下狠手改了会怎么样?”毛渊明有些忿忿地说道。

常镇业呵呵一笑,答道:“有人试过啊。崇祯三年开始,取消了秀才的优免,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我大明,亡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这倒也是。”常镇业点了点头,“相比大明,这些人更忠于自己的利益,只不过有清朝衬托,眼下大明和他们的利益捆绑得比较紧密罢了。”

“对了,前明给士绅免税免役特权的具体情况,你记得吗?”

“这个我记得。明万历年间的《优免则例》规定,秀才以上到一品官之间可以免杂役,每户从二丁到三十丁不等。免税方面,秀才和举人可以免四十亩,官员从九品到一品依次递增,最低的九品官能免二百亩,到一品官则可以免一千亩。”

毛渊明眉头一皱,说道:“这么说的话,免的也不是很多啊。就算全国有五千官员,每人都免一千亩,那也就是五百万亩。我记得大明应税土地的基数是七亿多亩,五百万听上去好像不是很多啊。”

“表面上是这样,但规则是规则,实操是实操。”常镇业摇着头笑道,“对于官员来说,多少亩的限制是形同虚设的,因为地方官根本不会去检查另一个官员到底有多少地,实际上就是全免的。很多官员和士绅的亲戚,甚至没有亲戚关系的乡邻也会把土地寄在他们名下,寻求免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