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也想来一打婢女?(2 / 2)

加入书签

赵湘梓听完金和光的担忧,大大咧咧地拍了拍金和光的肩膀,说道:“这个不用担心。有没有设备,我几天之内就能给你搞清楚。”

进入时宪历五月之后,东宁各地就进入了夏天,天气湿热沉闷。毛渊明从林祥的口中得知,这样的日子大约要持续三个多月,如果要想清凉,那就要指望台风来的日子,但台风来了,渔民不得出海,豪雨也对农稼不利,故此大多数人也并不盼望台风。

不过,进入台风季节,也就是海上贸易的繁忙时节了,各国商船自南洋而来,不断进入安平港码头贸易。毛渊明写回忆录的速度很快,基本上已经把穿越以来到目前发生的事情都详细记录了下来,一时间又闲来无事,常常到海边码头散步,想着陆希星们在南洋,不知道何日归来。

等到五月底,军事组的人回来休假,纷纷抱怨屯垦营湿热不堪,令人难以忍受。毛渊明也没什么好办法,只得建议大家到安平港海边散步,舒缓一下心情。码头上来往最多的还是郑氏的官船和商船,往往一天里有几艘进出,出港的载着各种东宁物产,销往各地,进港的则装满了四海各处购买的物资。

项绍宽望着忙忙碌碌卸货的民伕,忽然想起克里斯布走之前,自己曾要求他购买火枪和硫磺,只是不知道这人几时才会再来东宁。

“不要那么惊讶嘛。”许纬辰笑着摇了摇头,“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总要适应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在生活琐事上事事亲力亲为,既没有必要,也做不到。”

“是啊,以后生活会怎么样,谁能想到呢。”姜承志也附和道。

“说不定每人都要发十个婢女。”毛渊明也笑着跟风。

“嗬,你们这些大男人,真是恨不得一人一个女大学生呢。”云姨作势要发怒,转过身去往外走,嘴里还继续说道,“等我去问问孟松,看看他是不是也想来一打婢女。”

“哈哈哈哈……”三人望着云姨远去背影,都笑出了声。

这个问题的答案毛渊明也不知道。一个多月来在码头上能看到的外洋船只,多半是佛郎机船和日本船,也有少许暹罗船,英国船却是一艘也没有,故此无从打听。

说到克里斯布,众人又想起半年多前刚刚穿越时的情形,不禁都唏嘘不已。那时,克里斯布是大家第一眼见到的活人,如果不是克里斯布的船队恰好经过荒岛,恐怕大家都已经在荒岛上冻饿而死了。

正在众人追忆往事之际,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叫骂的声音。毛渊明扭头一看,却见一艘郑氏的商船靠在岸边,几名士兵正驱赶着一群年轻妇女从船上登岸。妇女们哭泣叫喊着,乱作了一团,更有妇女带着年幼的孩子,迟迟不愿下船,士兵便作势要把孩子扔下海。

“这是什么情况?不如过去看看。”许纬辰说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老姜一行人走后,军事组也启程回北兵营,毛渊明的生活又回归到写回忆录和帮忙试验热气球的模式之中。

热气球还真不好搞,金和光带着一众码农又忙活了一个多月,也没什么进展。用盆烧稻草也罢,烧煤也罢,热效率太低,气球没有载重的能力。如果在吊篮里放炉子烧煤球,热效率是高了不少,但铁炉子自身太重,还是不合算。

金和光想来想去,似乎想到了一个办法,便去找赵湘梓商议,能不能研究一下陶瓷的炉具,既能高效燃烧稻草,自身又不太重。赵湘梓是个陶瓷企业的老板,生产的陶瓷行销东南亚,然而现在既无设备也无工人,只能满街转了好几天,可惜也没有找到合适瓷器,打听之下才知道,东宁根本没有瓷窑,镇上卖的陶瓷少数是日本进口的,多数则是福建走私而来。

眼见此路又不通,大家都十分沮丧。不过嗜酒如命的赵湘梓却想到,炉具的问题不好解决,倒不如从燃料上想办法。煤热值高燃烧效率低,稻草烧得快但是热值低,如果用酒精作燃料的话,就可以兼具两者的优点。

“是,我们也考虑过酒精,只是低浓度的酒精烧不起来,要制作高浓度的酒精,就要多次分馏,不知道东宁岛上有没有设备。就算有设备,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粮食发酵酿酒,成本可就妥妥地上去了。”金和光其实也想到过酒精,就是觉得没什么把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