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一 广化寺街(2 / 3)

加入书签

沿堤尽种垂柳,一到夏天,则浓荫蔽日,清风徐来。湖塘中遍种莲藕、菱芡,盛夏时,近水一片嫩绿。荷花盛开,荷香四溢,便是在家中都能闻到。可说是清韵袭人,尘氛绝迹。近堤浅水之处,则芦荻丛生,蒹葭覆岸。一到秋天,满是萧萧瑟瑟清肃之感。

而在什刹海周围,更建有许多茶棚,都设在柳岸荷丛之间。用芦席架起一座座高于堤岸的棚榭,下面是坚木支架,插在河泥中,上铺木板,顶盖芦席,好像一座座傍水高台。高台边缘,伸向水面,荷塘游鱼,均在眼底。

这茶棚本来是有人经营的,后来这边儿住的达官贵人越来越多,敢来的人就越来越少,不少茶棚就都荒废了。于是便有的大户高门占了一处,写上自己家的牌子,修葺一新。闲暇时刻,三五好友,把酒赏月,邻水赏荷,正是绝妙。

这广化寺街,实际上就是后世的鸦儿胡同。明代称广化寺街,清初时因胡同位于后海北沿,因而被称为“沿儿胡同”,随后被讹传为鸭儿胡同,之后“改鸭为鸦”,称为鸦儿胡同。整条由此就可见广化寺街的地理位置,广化寺街沿着什刹海的北岸蜿蜒向洞,与后海北沿平行,实际上就是把整个什刹海后海的北边儿沿岸这一块,都给占了。

这叫临湖高地。

在这一排大榆树后面,便是一座座高门大宅。

能住在这广化寺街上的,几乎就没有小户人家,放眼望去,全都是高门大院。

高大的门楼,往两边延伸出老远的院墙,有的门前还有照壁,石头台阶。一座座大门中间隔得距离相当远,一眼望去,足足有二百七十多丈长的广化寺街上,怕是也没有五十户人家。

能住在这儿的,非富即贵。这广化寺街,若是按照后世的说法,就是豪宅区。

为何如此?

一句话:地段好。

这里离着德胜门不远,出城游玩或者是去自家的庄子里巡视,都是方便。这里是很繁华的商业区,要采买个什么东西,都是快的紧,要出去吃饭或是宴请朋友,一起去个青楼之类的,也就是走两步道的事儿。而偏偏这里又是闹市之中一个极为安静幽雅的所在,干净整洁。

当然,最最重要的乃是——这广化寺街,靠着什刹海。

什刹海碧波荡漾,岸边垂柳毵毵,远山秀色如黛,风光绮丽,自元朝时期便是燕京胜景之一。

什刹海后海,什刹海前海,积水潭,这三处水面中,又以广化寺街所在的后海,风景为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