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风起云涌(一)(2 / 2)

加入书签

当然,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曹操最终还是探听到了汉军的动向,只是当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从燕京出发的十五万汉军,已经快要到达洛阳了,在曹操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十五万汉军走过了将近半程的路程。

这让曹操勃然大怒,暗影成员们让曹操变成了瞎子、聋子,对外界的事情毫无所知,怎么能不不让曹操发怒呢?在发泄过怒火之后,曹操意识到,自己再次输给了敖烈,这次的失败,在十年之前便已经埋下伏笔了,当初敖烈不惜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倾尽心血打造出暗影这支特殊的部队,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无论是谁,想要在情报领域和敖烈一较长短,都会处于绝对的下风。

曹操毕竟是一代枭雄,面对挫折,他很快便振作了起来,同时做出了亡羊补牢式的弥补,下令尽快筹措粮草,调动部队,向许昌集结,一旦敖烈和刘备的战事陷入胶着之中,或者是防守冀州的张郃、徐晃等人出现漏洞,他便会挥兵长驱直入,趁着敖烈无暇分身之际,夺取冀州。尽管曹操心里很清楚,敖烈既然敢大举出兵前往征讨刘备,那一定也已经对自己这边做好了稳固的防守部署,更何况自己被隐瞒了这么久,无论是从时机上来讲,来时从粮草军备的筹措上来说,反应都已经慢了不止一拍了,曹操这样做,也只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早在半月之前,收到敖烈诏书的时候,郭嘉就曾经指出,敖烈近期必然会有大动作,而且还准确的推断出汉军兵锋所指,必然是西南的益州刘备。为此,曹操派出去了大量的探子,以作应对,谁料最后却是这样一个结果,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了,实在让曹操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

做好了部署之后,曹操带着无奈来到了郭嘉的府中,他想向郭嘉吐吐槽,和他倾诉一下自己内心中的烦忧。可是当曹操见到郭嘉的时候,却发现数日未见,郭嘉竟然已经是病入膏肓了,脸色惨白没有一丝的血色,伴随着剧烈的咳嗽,还会咳出一口口的鲜血,曹操大惊失色之下,连忙叫来自己的医官为郭嘉诊断,最后得出结果,郭嘉根本就不是什么偶感风寒,而是长久以来放浪的生活,让他染上了痨病,现在痨病发作,又耽误了及时的药石治疗,恐怕将不久于人世了。

得到这个结果,曹操心中既震惊又痛惜,跟随在自己身边的程昱、荀攸等人,大多和自己是平辈,只有郭嘉年纪要小上十几岁,原本曹操是打算让郭嘉来辅佐自己的接班人的,可没想到,现在却要眼看着郭嘉经受病痛的折磨,一点点的死去。这让曹操的内心,感到十分难以接受,充满了痛惜之情。

与此同时,在江东,孙策做出了相应的部署。孙策之所以能反应的如此神速,倒不是说他的探子比曹操的出色,而是敖烈事先明确的告诉了他汉军出兵的具体日期。孙策早就知道敖烈出兵的日子,那为什么还要等到现在才有所行动呢?因为他和周瑜、孙权共同制定了一个计策,他们要在所有的人的目光,尤其是刘备的目光被汉军吸引过去之后,才可以实施这个计划,整个计划,就是要给刘备添堵,让他闹心,使得他无法全神贯注的和敖烈交锋,这样一来,孙策就等于是在侧面牵制了刘备的注意力,使得主战场上的敖烈,可以应对的更加从容一些。

那么,孙策的计划又是什么呢?除了周瑜和孙权这两个计划的发起者之外,在没有第四个人知道。江东和北方不同,这里士族、世家林立,想要掌控好江东,就必须得到这些士族中的名士的帮助,而这些士族们,心中根本就不在乎是谁执掌天下,他们在乎的,只是江东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害,在这个背景之下,孙策根本就不可能把自己的计划公诸于众,这也是敖烈在信中要求他保守秘密的重要原因,否则的话,一旦让这些士族中的代表人物,比如说张昭和张纮等为首的文官们知道了,他们一定会先从自家士族的利益去考虑问题,说不定反而会旁生枝节。

江东的文武们,不知道孙策接下来将会怎么做,他们只知道,因为一场并不是太大的争吵,周瑜只是在酒后和孙策开了几句略显过分的玩笑话,结果就触怒了孙策,被孙策罢黜掉了兵权,赶回了柴桑的家中。赶走周瑜之后,孙策任命中生代将领吕蒙接替周瑜的位置,以江东副都督之职,暂代周瑜大都督的权责镇守在属于江东的荆州两个郡内,直到选出新任的大都督为止。(未完待续。。)

ps:ps:嘿嘿,周瑜被罢黜,吕蒙上位,是不是有点熟悉呢?接下来的事情,想必很多朋友都能猜到了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