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问君何所愿(2 / 2)

加入书签

原本简单的酒宴,在双方不简单的谈话中结束,敖烈在感谢曹操盛情款待之后,率部离去。看着敖烈的背影,曹操对身边的几位重臣叹息道:“十年前,吾就预言此人日后必定是当世豪杰。十年后的今天,果真不出吾之所料。敖墨寒,当真是盖世英雄,骁勇如项羽,运筹似韩信,更兼心胸广阔,实在是吾生平的劲敌。有了这样的对手,吾这一生,也就不再孤单了……”

日后,曹操对敖烈的这句评价,被广为流传。骁勇似项羽,运筹如韩信,更是被引为经典,成为小霸王敖烈所独有的标签。

Ps:Ps:这一章更完,大琨就把这两天欠下大家的补偿上了。这一章,也是对敖烈一直以来树立的形象作一个总结,有的书友看不太明白敖烈的心思,认为他不称帝,辜负了Bug一样的天赋,也有的书友认为,他“效忠”刘协,实在是不伦不类,对此,大琨用这一章正式作出了回复,敖烈永远不会效忠于某一个人,他的心愿,是打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家,让汉人和后来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能够传承下去,对内,有着高度的文明,对外,有着强悍的武力,让其他国家不敢轻视汉人,不敢欺辱汉人!

见到敖烈想得有些出神,曹操再次开口追问道:“敢问君侯心中,到底有何所愿?”

敖烈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一字一顿的说道:“安得广厦千万间,使大批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吾愿足矣。”

敖烈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极为郑重,让天下所有子民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这个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情形,从他的嘴里说出来,已经不再是一件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神话。而是一个值得他用一生的精力,去实现的梦想。这个梦想,很虚幻,很难达成,但是敖烈用自己的方式,表明了他对这个梦想的憧憬和矢志不移。

随着敖烈的话,大帐内为数不多的几位文武大臣,不少人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在这个乱世,普通老百姓的生命,脆弱的比幽州的纸张还要单薄,各路诸侯的心思,都扑在训练人马、抢夺地盘之上,很少有人或者说从来没有人,真正的关心过老百姓的生活是如何的艰难,或许,这个世界上,唯有敖烈,是真心把老百姓的安危放在心中的,敖烈的宏愿和心胸,着实让人感动之至。甚至是曹操,也被敖烈的话深深地感动了,原来,敖烈的志向竟然是这么远大,让处心积虑争夺地盘的曹操,有了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不过,感动归感动,立场还是要坚定的。曹操身后的郭嘉、夏侯惇等人,很快擦干了眼泪,从感动中挣扎着爬了出来。他们不是不想顺着敖烈的心思想下去、继承下去,而是现实逼迫他们不敢,也不能那样去做。做英雄是要付出代价的,敖烈甘心为了天下老百姓去做这样的英雄,但不是谁都能这样去做的,这条路上,布满了太多太多的荆棘,稍不留神,就会被刺的面目全非,一旦身陷荆棘丛中,在想抽身而退,可能连退路都没有了。一面是高尚的天使,行走在悬崖峭壁之间,为人类寻找生存的种子;一面是普通的世人,生活在广阔的大地上,平凡的度过一生。两者相比,前者随时可能被摔得粉身碎骨,后者却可以安稳的度过此生,所以,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后者,因为,天使,有敖烈一个人就够了,那条天使之路,在后者的眼中,实在是太过艰辛难行。

长叹了一声,曹操再次举起酒杯,向敖烈敬了一杯酒:“君侯高志,操难以企及。可笑操还在与君侯商讨联手攻打袁绍之事,当真可笑之极!”

敖烈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忽然说道:“司空所言联手之事,本侯答应了!”

“嗯,好……啊?君侯刚才说什么?”曹操没想到事情峰回路转,竟然在他最绝望的时候出现了转机,以至于,一向沉稳的曹操,竟然出现了走神的情况。

敖烈轻笑一声,补充着说道:“不过此事不可操之过急,本侯还要进行一些战前的准备。另外,何时开战、在什么地方决战、你我双方往来策应等一应事宜,必需由本侯来做决定。”

对于敖烈要求掌握战斗主动权,曹操也没有异议,这个时代,拳头大自然也就底气足,敖烈的实力比曹操强,而且带兵打仗,对战争形势的判断,只在曹操之上,绝不在曹操之下,曹操也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于是也就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