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九章 虚张声势(3 / 3)

加入书签

当张越身后传来范弘的这么一声的时候,帷幔内方才传来了一声叹息。紧跟着,就只见朱宁从里头出来,端视了张越半晌便说道:“太后说了,今次多亏了你。只刚刚那句话耗费了太后太多精神,这会儿就不见你了。”

朱宁如此说,范弘和金英也不约而同抬起袖子擦汗,金英往帷幔那边张望了一下,就低声说:“太后情形还好?”

“已经服药歇下了,虽说刚刚动了怒,但之后想必没人再来,总能消停养病,幸好张大人警醒,没有辜负太后让我带的暗示。”朱宁冲张越点了点头,随即又向金英问道,“郑王去瞧李贤妃了?”

“是。”

“那便好。这几天孙贵妃不无吵闹,只要他从李贤妃那儿知道,必然会断定是皇太子重病。”朱宁长吁一口气,又看着张越说,“此事外臣之中只有杨阁老知情,张大人是皇上托以腹心的人,所以太后才让我暗示一遭,便是知道你必然慎重。太后这一病,外头的事情再也顾不上,杨阁老必要坐镇内阁,外事便交托你了。”

襄王则是瞟了四周一眼,然后才低下了头:“我都说让你们之前别那么冲动……见了母后好好认个错就完了,我们不也是心忧宫中出事么?”

朱高炽当了将近二十年的皇太子,这兄弟几个和朱瞻基一块,在东宫也几乎呆了二十年,彼此之间各有各的算计不假,但兄弟之间倒还有几分同进退的义气。于是,他们沿着台阶进了仁寿宫,又在打头太监的引导下往东暖阁那边去,始终是并肩走在最前头,领先后头人好几步。这一路上,他们注意到,四周的宫人宦官很少,只在暖阁前有一个站得笔直的宦官。

“郑王、越王、襄……”

一个襄字还没说完,里头就突然传来了咣当一声,紧跟着就是一个女官劝说的声音:“太后息怒,三位千岁爷也是好心来探望,并不是有意冲撞……”

一时间,三位亲王已经是一块跪了下来。他们当然知道张太后平素有多严厉,刚刚闹出这么大,要是赶在平常也就算了,偏生如今皇帝不在,若是发落下来连个求情的人都没有!可这下子悔之不及已是完了,果然,里头那个女官的声音很快就被一个重重的拍案声截断了。

朱宁说着,便从袖中取出了一块牙牌来,竟是系着红丝绦,上头镌刻金龙麒麟的金牌信符!

三王全是心头咯噔一下,你眼望我眼,最后还是越王仗着自己是张太后所出,打破沉寂开口叫道:“母后……”

里头人仿佛是气着了,隔了许久方才恼怒地说,“回去临十遍王右军的黄庭经!”

当初朱棣好书,尤其推崇二王,于是皇子皇孙全都是临着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长大的,张太后更是拿这当成罚儿子的最佳手段,这不知道是多少年的老规矩了。因此,听得这话,郑王看着越王,越王看着襄王,襄王却只是低头看着地上的砖缝,仿佛想把每一条砖缝数清楚。于是,郑王只得哭丧着脸第一个磕头,紧跟着就是垂头丧气的越王,最后方才是襄王。

东暖阁中,张越站在厚厚的帷幔前,大大松了一口气。他最怕的就是三位亲王气急败坏之下直接冲进来,如今看来,太后毕竟积威深重,这一番雷霆大怒,竟是直接把人吓走了。想到这里,他不禁觉得脑门上湿漉漉的有些难受,背心也有些发黏,都不知道是室内火盆太旺,还是刚刚太紧张。

“三位殿下已经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