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尊长苦心(3 / 3)

加入书签

尽管李庆没有指名道姓,但这听似夸奖话里的落寞张越还听得出来,连忙岔开话题说了几句别的。虽说布政使的品级和尚书只差着一丁点,况且李庆如今只是南京官,但一来是旧日上司,又是长辈,张越自然是处处让先,等进了都司衙门闲人退避,他更是亲自搀扶了腿脚哆嗦打颤的李庆往里头行去。走着走着,李庆就忍不住轻轻叹了一口气。

“我如今身体大不如前,此次虽应命前来,却向皇上讨了特许,挑选南京兵部中的精敏之人随行。一个是郎中史安,一个是主事陈镛,他们都是才干之士,回头你可以见一见。”

这是托付还是举荐?

张越心里有些吃不准,但是,他深知李庆虽说严苛,亦是好斗,但人品却是持正,因而很快就点了点头。待到他把李庆引入堂上,厮见之后,都督崔聚等兵将一时齐聚,安远侯柳升便撂下了一句简简单单的话。

“九月二日进兵!”

尽管满脑子都是悲伤焦虑,但这会儿张倬突然教训了这么一顿,张超仍是陡然惊醒了过来。他在通州卫已经是历练了这么多年,人情世故即便不算练达,但终究不那么陌生了。想到刚刚下人提起张倬一得到讯息就丝毫不曾耽搁赶到了交州府,此后又几乎是每天守在父亲跟前,他连忙躬身长揖道:“谢过三叔的教诲。这些天来,多亏了您照料父亲。”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见外的话。对了,看你这模样,是要出门?”

和昨日的风尘仆仆不同,眼下的张超已经换上了一身簇新的大红纻丝虎豹纹的官服,底下踏着一双黑靴,再加上忠靖冠,瞧着不像是家居,反而像是要去办事的光景。听张倬问这个,他就肃然答道:“三叔,父亲刚刚嘱咐过,让我以阳武伯长子的身份去布政司帮陈尚书尽快弹压满城的败兵。父亲说,若交州府平安,则他还可以多熬几日;若交州府有失,他纵使……也决计无颜回京城。我身为人子,自当完成父亲的托付。父亲还让我去看看黄老尚书。”

“二哥还是这脾气……”

感慨归感慨,张倬却不敢阻了张超的正事,又嘱咐了他一番便放了人离去。等人一走,他方才想起,张超一路赶过来几乎是不眠不休,若是之后张攸万一真的挺不住,少不得还有一场大事要办。又要全忠又要全孝,虽说是难为了张超,可焉知就不是张攸保全提点儿子的一片苦心?张超之前年纪轻轻做了错事,于是和爵位无缘,若没有其他亮点,这辈子也就到头了。

广西南宁府。

由于此次又是云南和广西两路进兵,但沐晟所领的军队只是后备,前队仍然是从凭祥出发。张越虽说是领了参赞之名,但他终究不比资历深厚的李庆,因此抵达之后除了协助安远侯柳升的各项军令公文,便是帮着协调另两位文官馈饷运粮。这一天,因为南京兵部尚书李庆终于抵达,张越便亲自带了人去迎候。然而,甫一见面,他就愣住了。

一年多不见,这位他临走时还极其健朗的兵部尚书,如今瞧着老相了许多,额头上赫然可见深深的皱纹,由人扶着从马车上下来的时候,步履一个踉跄,险些就失足跌倒。好一阵子,他才看见了面前迎候的张越,当即甩开了搀扶自己的随从,正色上了前去。

见张越深深躬身行礼,李庆自失地一笑,忙把人搀扶了起来。张越前往广东上任的时候,他还是兵部尚书,之后却转了南京兵部,竟是从此和之前挤走的赵羾一样过上了养老的日子。此次临行前,他虽觉得身体不适,家人又是百般劝说他上表告病,但思来想去,他仍是丢下了那些身埋异乡之类的顾忌,只挑了四个中年老仆随侍,就在隶兵护送下赶了过来。

“争强好胜了一辈子,没想到临到老时,却能看到一位年轻才俊一飞冲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