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五 牒书走报州与县(8)(2 / 3)

加入书签

“为什么要造得这么大?尤其是那个飞轮。”朱慈烺提出了第一个致命的问题。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实际应用的成本就更大。从这初号机来看,根本不可能有车能够将它驮起来。

“殿下,”王徵上前道,“这台样机只是为了测定当前能够达到的最高功率而打造的。小型样机也有,只是因为飞轮转过慢,有些不尽如人意。”

朱慈烺点了点头,仍旧看着这台庞然大物。他虽然不知道瓦特蒸汽机的效能如何,但习惯性的自信让他相信大明的科学家和工匠肯定能比瓦特做得更好。

姑且不说瓦特只是个修理工出身,缺乏系统的数学和物理学教育。光是资金支持方面,瓦特就只有羡慕嫉妒恨的份。

在原历史时空中,瓦特从一七六五年开始蒸汽机改良工作,一直到一七九零年获得成功,期间三次寻找赞助商,这无疑耗费了他极大的精力。

朱慈烺对此不以为意,段氏心中却颇为触动,道:“这里的师生倒真有些管宁的风骨。”

朱慈烺笑了笑:“国家养士。先得养出风骨。若是没有风骨,只不过一群歌功颂德的磕头虫,于国家人民何用?”

段氏又隔着轻纱从窗口看了一阵,觉得有些不过瘾,道:“殿下。我们只是坐着马车游园么?”

“先去一个地方,然后与王、熊、方诸先生一同用午膳,下午在校园里散散步。”朱慈烺告诉了她自己今日的行程,简单得自己都有些不能接受。不过考虑到今天是癸丑日,按照新政的规矩,逢戊日、癸日属于公休日,所以今天原本就不该安排工作。

马车没有在校园里过多停留,直接驰往后山的实验场。这里并非人人都能进入,门口立了身穿红衣黑裤的警卫,保证场内的安全和机密。

经世大学的研究经费则是从内帑中直接拨付,实报实销,从来没有任何拖延。

其次,瓦特的团队只有有数几个工程师,以及一些热心肠的月光社科学家朋友。而王徵统领的团队则是数百名头脑开放的新学学生,各个都有着较为系统的数学、物理学教育背景。

他们的工作只是设计、计算,然后由经验丰富的工匠将他们的意图转化为实物。更不是连个螺丝都要自己上的瓦特能够比拟的。

朱慈烺下车的时候,王徵已经等在了实验场,在他身后是相关的科研人员。更后面则是一台高达丈许的巨大机械,浑身闪耀着黑铁的深沉质感。在形状上也是以华夏文明更崇尚的“圆”为主,与朱慈烺前世所见的蒸汽机模型大相径庭。

皇太子妃一眼就看到了这个巨无霸,轻轻掩口,紧紧跟在了皇太子身后。

朱慈烺受了众人的揖礼,径自走向这尊巨大的初号机。它在能量使用上不再是通过蒸汽冷凝产生动力,而是使用蒸汽膨胀的力量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作为一个文科生,朱慈烺的理工科知识早就压榨干净了,对于整个研过程助力极少,只是勉强提供了一些“分离冷凝器”、“汽缸外绝热层”、“平行运动连杆机构”、“节气阀”、“压力计”之类的名词。

感谢汉语的表达规则,朱慈烺自己不知道这些名词的具体内容,但不妨碍王徵等机械高手望文生义,摸索展方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