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黄金年代 第499节(2 / 5)

加入书签

可惜的是,从宋朝援和他的团队目前接触的情况来看,作为商业发展银行股东方的银行、信托和信用社方面对提高利率吸储方面的看法根本超出了正常的手段,他们已经打算已极高的利率来吸引资金,而这个利率的比例完全超过了正常比例。

这样一来就不是正常银行商业行为了,完全是为了吸储而吸储。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更为严重,那就是原本各股东方就负债累累,因为负债的原因导致各股东方在本身的机构中压力极大,各方面绞尽脑汁想办法要解决负债和经济损失,其中还包括地方方面也是有着同样的想法。

正是因为这些,一旦大量吸储完成,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细思极恐,宋朝援的团队告诉宋朝援,等到那时候吸储的资金非但无法投入资本运作,甚至很可能被这些股东直接以投入的股本和打包债务折算,然后把资金直接抽离的情况发生。

第969章 看望阿娘

“邵哥,如果最终是这样的情况,你觉得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宋朝援认真地对邵和平问道。

“呵呵,这个想法是不错,可惜的是未来是否会按照这个想法进行你能保证?”宋朝援冷笑一声反问。

“你的意思是……?”邵和平眉头紧皱问。

“中国从来不缺聪明人,而且有句话说的好,屁股决定脑袋,这个屁股坐在什么地方,考虑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宋朝援指了指邵和平坐着的沙发,又冲自己的太阳穴点了点头。

宋朝援告诉邵和平,从理论上这样是没问题的,可实际操作中不太可能。假如是一家健康的商业银行,完全可以经过按部就班的模式慢慢发展。可偏偏这家银行的从建立之初就是具有强烈目的性的,而且这个目的性还牵涉到了如此巨额的债务问题,那么有些事就免不了发生。

银行需要吸储,只有吸储才能获得大量资金,把社会上的游离资金吸引到银行里去。在这种情况下,一家刚刚成立的商业银行要做到这点,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完成,同时因为银行建立之初的负债率极高,又必须完成吸储解决资金问题,那么必然会需要一些不通常的手段来吸引社会的游资。

邵和平听得目瞪口呆,他怎么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可是他还是有些迟疑,毕竟他觉得这种情况或许只是宋朝援的猜测,而且这种还没有发生过的事,用这样的猜测去判断未免有些过了。

“援朝,你可别吓我!”邵和平猛抽了口烟说:“何况你这个判断只是设想,商业发展银行的各股东总不能这样鼠目寸光吧?何况无论是各银行、信托还是信用社,可都是行业人士啊!他们也不会这样做吧?”

“呵呵,有些事谁都无法保证,就和我刚才说的那样屁股决定思路,为了各自的利益,一家刚刚成立的商业发展银行又算得了什么?如果能够通过这家银行把困扰本身的问题给解决了,对自己单位和上级部门有交代就足够了,邵哥,如果是你的话,你怎么选择呢?”

宋朝援的反问让邵和平哑口无言,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回答。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提高利率,按照今年的银行利率来计算,目前活期存款利率0.385%,三个月的定期利率是2.86%,六个月是3.08%,一年期是3.30%,两年是3.75%,三年是4.25%……

当然,这个利率只是通常利率,各行实际操作中有高有底,有些利率高的银行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三个月利率达到6.66%,半年为9.0%,一年期为10.98%,二年为11.70%,三年为12.24%,五年13.86%……

这个利率是非常吓人的,以五年期的13.86%为例子,要知道就算是做生意也不一定能够维持每年这么高的收益,所以在相同的利率情况下,普通人存款都会选择大银行,比如四大行,毕竟四大行在人们的心目中比较可靠,规模也大,把钱存进去比较放心。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发展银行要和四大行竞争,从而完成吸储能力解决迫在眉睫的资金问题,那么唯一的手段就是进一步提高利率了。到时候只要利率比其他银行高,甚至高出许多,那么为了高额利率,就能吸引人们把钱存到商业发展银行中去,从而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仅仅只是普通的提高部分利率,那么问题还不算太大。毕竟商业银行具有商业性质,相对的利率比四大行高些也是情有可原,通过吸储解决资金问题,从而盘活资金和项目,从整体来说还是具有正常商业行为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