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城(1 / 3)

加入书签

皇上本身没有女儿,几位公主也都上了年纪,阿瑶这位郡主可以说是一枝独秀。然而胡家没有儿子,如此高的册封也不算打眼。

圣旨都到了,胡九龄就算再不甘,也只能咬牙嫁女。虽然最终结果是嫁,但其中的过程却少不了。江南自古多英杰,身为布政使,胡九龄很方便地召集到诸多人才。到迎亲时,他不按规矩来,甚至连车轮战都不用,直接一哄而上,文战武斗逼得小侯爷使出浑身解数,饶是天纵奇才也有些抵抗无能。最终还是阿瑶看不下去悄悄放水,才涉险过关。

胡九龄连叹女大不中留,小侯爷心里别提有多甜。

费劲千辛万苦得来的媳妇,又是自己两辈子中意的,当然要珍惜。迎娶到京城后,两人日子过得蜜里调油。让原先觊觎小侯爷身份地位想要结亲,被拒后暗暗嫉妒胡家,日思夜想盼着阿瑶失宠的人家彻底失望,当然那些觊觎阿瑶家财和美貌的少年公子也跟着失望了。

在一堆人羡慕嫉妒恨,恨不得拆开这对有权有势的夫妻合理资源利用的目光中,两人一如既往地恩爱,并且在一次次宴会中相携出现在人前,不似凡俗中人的样貌晃瞎人眼。到现在半年过去,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觉得他们郎才女貌,是命中注定的神仙眷侣。

楼船行驶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上。

红日初升,微风袭来,稍微吹开晨雾,隐隐露出两岸的桃花林。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景哥哥,那真漂亮。”

楼船二层厢房窗前透出女子的声音,女子音色婉转清丽,仔细分辨的话还能从中识出一二尚未完全褪去的软糯,像是滋味美好的糖果中加了一层软芯。

女子便是去岁及笄后嫁入定北侯府的阿瑶。本来依胡九龄的意思,定是要多留女儿几年,留到十八、二十……总之是能留多久就留多久。

江南到京城路途遥远,加之出嫁时已是秋日天寒,三朝回门时他们只象征性地到了胡家在京城的产业。如今开春天气渐暖,小侯爷便带着阿瑶下江南。

楼船是皇上亲赐的,不过稍加布置,将其中逾制的摆设撤下,其舒适度仍不是普通船只可比。甲板上可以跑开马车,行在水面上更是如履平地。且悬挂官船名号,前后有船队护航,一路方圆十里大小船只皆避让,行程毫无滞障。

楼船二层整个被打通,其中以千年楠木所做木梁为支撑。内里摆设并不奢华,但一眼望去便觉贵气。

此刻阿瑶正靠在窗前的罗汉床上,迎着晨雾去看两岸的桃花林。从她的角度看去,晨雾中的山峦看不真切,粉色的桃花一簇簇漂浮在空中,恍若王母瑶池盛宴。

陆景渊站在阿瑶边上,同样专注地欣赏美景。不过阿瑶欣赏的是两岸景色,他看得则是人。

反正他有钱,在他为官后钱全转到了闺女名下,算起来可以说是大夏首富的阿瑶,不、愁、嫁!

胡家不愁,宁安大长公主可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再拖下去,儿子就该姓胡了。左右姓陆还是姓胡差别不大,但她关心的是自己能不能抱孙子!

作为一个即将步入更年期的妇女,宁安大长公主一点都没有身为大夏前几尊贵女性该有的威仪,她的想法很常规,就是做一个含饴弄孙的老太太。虽然容貌看起来跟三十左右的人没什么两样,身体状态也正当壮年,可她还是坚定地表示:自己要做儿子压箱底的陪嫁!

皇帝急了!在将陪都那帮不听话的兄弟姊妹一勺烩、且成功气死偏心眼到没边儿的太上皇后,他越发重视血缘亲情,自是希望皇姐能留在京城。

作为大夏皇朝表面上和实际上的双料最高掌权者,皇上想办成什么事,那实在是再简单不过。他顺手找了个功劳,声明胡老爷近几年管理江南布政劳苦功高,荫封子女,本为郡君的阿瑶再升一级,直接成为郡主,与定北侯的婚期也定在了及笄后两个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