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四郡响应(四)(2 / 3)

加入书签

一番交谈之后,诸葛亮对二人的才能很是肯定,心中寻思:“明之之前说得不错,这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皆不如,惟有明之略胜一筹。其人,凉州上士也。”

既得城池,又获贤才,诸葛亮的心情非常喜悦,旋即命人设下筵席为姜维、上官子修二人接风,并让二人先留在卤城听用,过两日与他一起前往冀城。

安定郡在广魏郡以北、陇山以东,领临泾、彭阳、泾阳、泾阴、阴密、乌支六县,郡治在临泾。此时,数万汉军攻入陇右的消息早已传遍安定全郡,诸县人心浮动、惶惶不安。

乌支县在陇山东侧,毗邻广魏郡,关兴大军收取了广魏三城,兵锋可以说已是直指乌支。在如此危急的形势下,乌支县令倒还是打算尽职守责,一面紧闭城门严禁进出,一面征召青壮助守城防。

可是汉军攻势凶猛、势如破竹,不仅百姓没什么战心,就连军士也多有逃走者,因此这位曹魏县令的举措效果不是很好。

“魏延这厮运气竟如此之好,平白捡了个大功,着实恼人!”

杨仪在心中腹诽了一句,说道:“丞相,冀城能兵不血刃地收复真是可喜可贺,看来陇右吏民人心思汉,王师一到,百姓纷纷响应,足见天命仍属汉室。”

诸葛亮听了微笑着点了点头,杨仪续道:“丞相,这上面说的这个姜维是不是明之之前提到的那个姜维啊?”

“想来应是同一人。”诸葛亮笑道:“哈哈,何必在此猜测,将人唤进来一问便知。”

很快,姜维和上官子修二人被请进大堂。二人捧着户籍图册躬身拜道:“参见丞相。”

之所以乌支百姓没多少抵抗之心,除了汉军势大之外,也有潜伏在城内的游卫一份功劳。他们暗中散播季汉乃汉室正统是来解民倒悬去除伪魏苛政的言论,挑动民意,纠合义事,准备伺机举事。

建安十六年到建安十八年,曹操、马超、杨秋互相征伐,反复在安定拉锯,从那时起安定百姓就领教过魏军残暴虐民的厉害,一直以来对曹魏都没什么好感。

“二位不必多礼,请起吧。”

二人抬起头来,堂内众人看过去,只见两人都是二十多岁的青年,左边一人面如冠玉、气质儒雅乃是天水第一文士上官子修,右边一人身材高大、英武过人正是天水麒麟儿姜维。

话说姜维为何在此,原来之前姜维与梁绪等人被拒城外只好到乡下暂居,过了几日魏延大军抵达冀县城下,城内官吏见汉军枪戟如林、杀气腾腾,不敢与之交战。

又见刺史郭淮和太守马遵都弃冀城而不顾更加没有抵抗之心,于是城内吏民便请回姜维、梁绪、尹赏等天水头面人物推其为首开城投降,后来又派姜维、上官子修作为使者来见诸葛亮。

诸葛亮受了户籍图册,又见姜维、上官子修二人谈吐不凡,大为高兴,当即请他们坐下说话,详细询问天水的民政、兵事、风俗等情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