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询问(2 / 3)

加入书签

“清出自寒微,未曾专治经典,只是听得老师传授过几句圣人学问。”开玩笑,他懂什么经义,后世大学阶段以下也不教授这个啊,后世能称得上通经治典的怕也是一些教授学者级中的高明人物。四书五经他也学过一点但怎敢在人面前言“治”,故而说得模棱两可,不过也算真实,先秦诸贤的学问高中大学还是学过一些的,但也只在了解一些基本知识的层面。

“哦,不知令师是哪位大贤?”李瑜客气地问道。

“家师只是个山野老人,清也只是有机会在他老人家面前聆听了五年教诲,胡乱看过一些四书五经,老庄管韩,学了些天文地理、兵农战策、火候丹诀之类的,倒是未治经典,让县尉见笑了。”

杨清开始了打造人设的第一步—胡诌一个高深莫测的隐士大贤做师傅,一来显得自己不是常人,二来也可以解释一些自己后世的知识。

“原来如此,那正好,本官就要返城,你何不与本官一起赶路,也好有个照应。”

“这...那就多谢县尉了。”人家堂堂都畿所在县的县尉给面子,杨清也不好推辞。

李县尉点了点头:“甚好,来人将人犯陈三押解在队伍中间,启程回衙。”

至于贵人车队早在陈三跪下认罪不久后就走了,自是不与他们一路,这让这位李县尉好是一阵儿失落。不过他转念一想,今日自己的表现虽算不得好但也算中规中矩,倒不如留一个平淡的印象。若再上赶着前去相随,显得谄媚不说,自己今日的缺点怕也会放大几分。

李县尉向陈家村众人做了个交代,杨清也特意向刘老丈拜谢作别,一行人沿着来时道路向着成都城行进。

归途中,县尉李瑜骑着马走在队伍前面,应李瑜所邀,杨清也骑马陪伴在他身侧。在江州时,杨清也已觅得机会学会了骑马,故而此时并未露怯出丑。

“明之,不知你治何经典?”李瑜询问道。

两人已经互相通报了名字,杨清的表字自然是他自己所取,清者明也,名和字相辅相成符合表字的取法。

李瑜见杨清一身布衣,大概是个寒门黔首出身,虽不会就此看低于他,但对其的考究得更加详细了。万一此人只是在刑名一道上略有天赋,于其他地方并无才干,那对此人的后面的计较就得变上一变了。

这也怪不得李瑜如此慎重,因为这个时代的书籍和知识大多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教育往往是以家学传授,人才也往往出自彼辈。寒门或者说黔首百姓中虽也会出些才高智绝的人才,但这毕竟是少数。故而李瑜有此一问,想探究杨清的学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