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往事 第435章 逼反董璋(2 / 3)

加入书签

“五年之内,发运无虚。积数五十万贯,粗给中朝之费……至于屡加官轶,亦荷宠光。”

——摆事实,讲道理。您“有事于南郊”,我没少掏钱啊,五十万贯,还不足以表达心意吗?而且您也不断给我加官进爵,表示朝廷对我的认可。

“不幸间谍潜兴,窥觎显露,于阆中而立节,就列镇以益兵,摇动我军民,控扼我吭背……”

——敲黑板,划重点,这是我造反的直接原因:朝中奸臣离间两川,分割阆、果设立新藩镇,向两川进行军事渗透,散播谣言,蔓延恐慌情绪……

赵季良为两川同盟军制定了一套完美的战略:先夺取遂州、阆州,然后集中兵力控制剑门关,把中央军挡在剑门关以外,把战争拖进僵持阶段,发挥主场作战优势,耗死中央军。

两川商议好日期,相约同时发兵。

战争爆发的前一天,是李嗣源的生日。孟知祥在成都摆下盛宴,举起酒杯,面朝李嗣源所在的东北方向,隔空跪拜,一边行大礼,一边放声痛哭,泪水打湿了衣服。将士们纷纷被感动,感慨朝廷负人,逼反忠臣。(东北望再拜,俯伏呜咽,泣下沾襟,士卒为之欷歔)

董璋向利、阆、遂三镇发布檄文,声称他们挑拨离间,应当受到严惩。随后便对阆州发动了攻击。

孟知祥则派总司令李仁罕挂帅、赵廷隐为副、张业当先锋,率军三万,攻击遂州;另派侯弘实、孟思恭率军四千,协同东川军,攻击阆州。

孟知祥也发布了一篇檄文,水平明显跟董璋不在同一个境界,甩董璋十八条街,

“盖闻皇王御下,恩新乖而叛离;臣子事君,猜忌生而权变。”

——开头先甩锅,我造反,是朝廷逼的;

“知祥国朝懿戚,受命庄宗,自节制于西川,遇鼎移东洛……因尽节而倾诚,遂梯航而入贡。”

——高了。表面上是说自己根红苗正、是前朝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在强调自己法理纯正的同时,暗指李嗣源法统不正,“遇鼎移东洛”,您是靠非法政变篡权得来的皇位。紧接着话锋一转,并不纠缠李嗣源的帝位来路,而是继续诉说自己的委屈,即便您篡位夺权,我孟知祥不是照样称臣纳贡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