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往事 第9章 徐州军乱(3 / 4)

加入书签

高骈出身渤海高氏,他的祖父是唐朝名将、南平郡王高崇文。高骈之前在与党项羌人的战争中,表现出色,在祖国西陲立有赫赫战功。

然而令唐懿宗没有想到的是,高骈挂帅出征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接收不到前线发来的消息。如此重要的战争,主帅居然失联了,朝廷对战争处于失控状态。

唐懿宗于是向前线监军李维周了解情况,却得到了一个震惊的消息:高骈拥兵不前,玩寇自重,图谋不轨!

唐懿宗大怒,立刻调派大将王晏权赶往前线,接替高骈,急召高骈回朝,打算重重地贬他。

唐懿宗余怒未消,却又得到另一份截然相反的前线奏报:交趾大捷!

平定徐州军乱,王式只用了三天。

镇抚安南、平定裘甫、大破银刀军,成为王式的一生中最辉煌的三大丰功伟绩,永载史册。

与此同时,大唐在与南诏的“安南战争”中屡屡失利,大唐被逼多次易帅,蔡袭、蔡京、康承训、张茵……依然抵挡不住南诏的强大攻势。

咸通五年(864),五月,朝廷想出一个一石三鸟的妙招:命徐泗团练使挑选三千徐州兵,赴邕州(今广西南宁)戍边。

银刀军被王式屠杀之后,漏网之鱼们死走逃亡,散落各地,成为流寇。朝廷多次下诏,说准许他们回家务农,既往不咎。但他们始终心怀恐惧,不敢归案,一直啸聚山林,做着打家劫舍的营生。

报捷之人是高骈的亲信,随捷报而来的,是南诏大元帅段宗榜的人头。

徐州土风雄劲,甲士精强,天下闻名。徐州一带的银刀军余毒、土匪流寇更是让朝廷伤透脑筋。

既然徐州兵战斗力爆表,与其耗费人力物力苦苦镇压,还不如化敌为己用,让他们去抗击南诏。

当时制度,赴边疆戍卒是三年一换。但这次不同,朝廷制书写得明明白白:“待岭外事宁之后,即与替代归还”。并没有给出具体换防期限。

这就为日后埋下了一个大大的定时炸弹。

同年七月,慧眼识珠的夏侯孜又为唐懿宗举荐了一个可以打退南诏的人才——高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