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 / 5)

加入书签

这类书几乎是没有断句的,而且在民间流传甚广……毕竟相对便宜。

因此,流传到后世的所谓古籍大多就是这类小作坊印的,导致很多人以为古书就是这样。

举个简单的例子,官府公文或是军队的情报,如若不断句,便有可能导致误断原文的意思,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还有,大臣呈给皇帝的奏折,要是不断句,难不成还要让皇帝费心思去断句?

恐怕直接就扔到一边懒的看了。

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竞争有多残酷。

周羽的变化也引得一众下人纷纷惊叹,都说老爷这是越活越年轻了。

吃完早饭来到学馆,不出意料,一众学生也纷纷投以惊讶的目光。

周羽当然不会去解释什么,开始如常上课:“今天,给大家重点讲解一下断句之法……”

这也是周羽发现不少学生断句大有问题,所以专程抽时间讲解。

包括参加科取考试也是一样。

短文且不说,长文密密麻麻写一大篇,不同的阅卷官或许就会断出几种不同的行文内容。

因此,周羽对此也十分重视,专程抽一堂课的时间来给一众学生讲解断句的重要性。

而且还教了学生三种基本的断句标点:也就是最常用的逗号、句号、冒号,双引号。

在他的前世,不少人以为古人没有标点的概念,其实是大错特错。

固然,古文有一定的断句之法,但官文正式行文都是有标点的,只是没有固定格式罢了。

比如用点、圈、横线之类断句。

包括一些大作坊印制的书籍,也不会密密麻麻一大篇,都会采用特定的符号断句。

只不过当时的书太贵了,令得不少小作坊大量印刷一些粗制滥造的书籍以谋取暴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