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途中遭袭(1 / 2)

加入书签

可能是摸到了狼活动的规律,周围的弓弦声连连响起,有惋惜声,更多的是欢呼声。剑士射手的到来,让紧张的气息一扫而空,乐观的情绪在营地里传播开来。

就在大家兴高采烈的时候,剑士大夫派人传令道:“勿拘于一地,各处巡游射之!”大家一看,原来这里被射倒了几只狼以后,狼群竟然远离了此处,向另外的方向移动。虽然在暗夜中,但哪里眼光多,哪里眼光少还是能分辨出来。

为首的射手立即重新安排了射击位置,把力量集中在狼群数量较多的方向上,又射倒了几只狼。狼群在四面奔跑着,嚎叫着,久久不愿离去,还在寻找捕猎的机会。狼群似乎也知道了不能太靠近火堆,距离远了些。由于走出了射程之外,弓箭手也没有找到好机会,场面也寂静下来。

随着柴禾渐渐烧尽,篝火的火光也渐渐暗下来。狼群也似乎看出了这点,活动变得更加频繁。大家的心情又紧张起来。

随着局势的渐渐稳定,惊恐的向导也恢复了理智。他见火堆的火光暗下来,立即向公乘缓建议道:“可拾驴粪烧之!”

入夜,向导突然紧张地找到公乘缓,道:“是夜狼嚎近,恐有不安。愿将军早备之!”

公乘缓不解道:“何以备之?”

向导道:“多起篝火,多备箭矢,是夜少眠,令人马皆勿出也。”公乘缓依言下达了命令,还通知了剑士和郎卫。剑士大夫有些犹豫,道:“若皆入火圈内,何以警戒?”公乘缓也无法解决这一问题,只得让大夫“酙酌便宜而行”。大夫想了想,并没有将四周山头放出的警戒撤回。

夜深后,一处山头突然发出了警报声。公乘缓大惊,连忙叫人持械而起,而剑士们则直接扑向发出警报的山头。片刻后,剑士们返回,背回了三名受伤的剑士。大夫报告说,山头遭到狼群的袭击,两名哨兵都被咬伤,幸而有甲保护,没有生命危险。援军上去后,狼群还凭借黑暗的掩护,偷袭了剑士,伤了一人,几名佩剑的剑士拔剑与狼群搏斗,刺伤了几匹狼,狼群才在狼王的指挥下撤退。

公乘道:“此地既被袭,恐他处亦难免,愿皆归之。”剑士大夫想了想,即下令向各哨位哨兵全都撤回火圈内警戒。

心情也有些紧张的公乘缓听到向导的建议,立即派军使下令守驴群的士卒立即捡拾驴粪,送往前沿。那些士兵们就用自己的衣襟兜着驴粪,往前线送。前线的士卒也顾不得许多,拾起驴粪扔进火里。火焰重新腾起,夹杂着浓厚的黑烟,四散飘荡,营地里的人都有些被呛着。

随着夜越来越深,周围的狼嚎声不断传来,且有渐渐逼迫之势。拴在树上的驴子明显开始惊恐不安起来,发出了阵阵鸣叫,与狼嚎声相互呼应。安营时,并没有设置营栅,而是以运粮的筐临时卸下来,围成营栅,而火堆就在筐外约十步的距离,每个火堆都有相应的什伍负责添柴,保证火堆不熄。在一处营地被袭后,全体士卒都不敢睡觉,他们紧张地守在粮筐后面,透过火堆观察四周的动静。

突然,一个眼尖的人惊叫道:“前有狼!”大家再定睛看去,一匹狼从火堆后面一闪而过。而这时,向导则惊恐地叫到:“四周……四周……皆狼!狼眼……!”这时大家才注意到,四面山上,无数闪闪发光的东西正在来回跳躍,有经验的士卒立即向经验少的士卒介绍道:“汝见闪光否?彼乃狼目也!”那些没经验的士卒四下一看,立时惊呼道:“遍山皆有,如是之多乎?”那名有经验的士卒面色沉重地点了点头。

这时传来了多名军使的呼喊声:“各卒皆勿得出营!各什伍自守其地,狼至则击杀之,勿待令也!”从这头传到那头,反复宣布了好几次,确保每个人都能听到。剑士被安排在两个营地的中间,如果发生各种紧急情况,他们可以随时增援。公乘缓、惊恐不安的向导和郎卫们也都聚集在这里,受到剑士们的保护。

狼群越逼越近,火光下人们已经可以清晰地看到不时有一匹狼从眼前晃过。虽然只是一匹两匹的,但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冲击十分巨大,几乎所有人都握住了手中的武器。他们是来运粮的,所以没有配备长矛、盾牌和弓箭,多数只有戟或殳,只有少数人佩有长剑。

正在大家紧张之时,十名剑士带着弓箭来到几处狼群出没较多的区域。虽然狼群的眼睛闪闪发光,似乎可以提示它们的位置,但一般较远,如星星点点般,难以射中;他们是想射击那些靠近火堆的狼。观察了一圈,为首的剑士选定了三处区域,分别留下了几名弓箭手。不久,一处就爆发出一片欢呼声,一匹狼被弓箭射中倒地。随后又有几个地方爆发出欢呼声,大约也射到了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