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1章 交火(2 / 5)

加入书签

在这种树高灌密的环境,裸视是受到极大阻碍的,尤其像己方这边枝繁叶茂的树下,相隔上一定距离,裸视基本无法透过枝叶间缝隙观察到林下情况,这也是对方这么久还未发现被包围的原因之一。

但这对已方视线阻碍却大为减少,一来对面植被较为低矮,二来已方视线距枝叶缝隙较近,延伸到对面较远距离,视野已经比较广,更别说还有瞄具辅助。

视野宽窄区别,可以参考门缝实验,离越近视野越广,这是林默这边被枝叶遮挡下的情况。

而对方就是在门外隔着老远看来,估计门上的缝都看不见,更别提看到门内的情况,而枝叶缝隙在对方裸视中几乎等同于门缝。

至于枪口部件,功效不外乎抑制上跳后座、降低改变声音、消减枪焰这几种,而后两种都能干扰对方对位置的判断,再加上枝叶的阻隔,这拉开的优势大了去了。

当然,南侧也就是石头岗的背侧,对方也做了布置,目前王鹤峰这边已经发现了全部三个警戒的暗哨。

是王鹤峰手上的三人特别行动小组中,曾是猎人的一名队员,悄悄抵近侦察获取的情况,几乎可以确定南侧只有这三处。

南侧的侦察条件比北侧好,本身山头与石头岗的距离,比北侧的要近很多,林子也连在一起,观察潜入的条件都更优渥。

以前掌握到的信息,这石头岗上应该是小鬼了一个十几人的行动队,具体编制人数尚不清楚,但就装备而言堪称豪华。

对方应该是潜伏进山待命,一旦双方在南京地区爆发冲突,利用他们袭扰,可能支援来被布置在山中的炮兵,为军舰等清除后患。

想清楚这些,王鹤峰心里再无什么简单粗暴的看法,这一手可堪高明啊!这背后是对敌我势态的精准把控。

王鹤峰自叹弗如,不愧是被老板爱护有加的新星,这是有真本事在身啊!

别说是他,就算情报处一些外勤军官老手,面对这种情况,他敢说,大部分就是摸哨偷袭那一套,少有人能采取如此精准的对策。

当然,袭扰的肯定不止是这十几人,估计潜伏进山或藏匿于山外的还有不少。

“这地方条件,也玩不了什么计策,围着打就行,东西北三侧山头上架枪,以四队队员为主,他们携带的基本为步枪,还配有瞄具,只要发现目标不难解决,其他队员主要防备对方逃窜突围以及戒备外侧防范有人策应来袭。

你这边解决警戒暗哨后也以堵为主,也是四队战术小组架枪,可以适当安排其他队员前出上山,不过尽量不要跟对方短兵相接,以火力压制对方活动为架枪队员创造射击机会为主。”

战术这么简单粗暴,也是听得有些愣神,不过细细想想,其他战术都离不开抵近、突袭一类需短兵相接的。

以对方的火力配置,短兵相接他们不见得能占到多少便宜,反倒在目前环境,拉开距离,能让己方瞄具和枪口部件占据一定优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