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子瑜托孤,奉孝病亡(2 / 4)

加入书签

但是诸葛瑾并没有另攀高枝,贪图荣华富贵,心甘情愿地追随孙权来到夷州。只是诸葛瑾这人虽然忠义厚道,但也存了一份私心——他觉得自己终生相伴孙权乃是理所当然;但是他却不想自己的子女也像他一样终老于海外,或许就此一生碌碌无为。所以龙小宝的到来,给了他一个绝佳的机会,因此诸葛瑾隐讳地提出想拜托宝哥将自己的两个儿子诸葛恪与诸葛乔顺路一并带回去,过继给孔明为义子,以图日后能够成就一番功名事业。

龙小宝一听,心中登时大喜!这厮可是知道,在演义中诸葛乔本就是诸葛瑾过继给孔明的义子,后改名为诸葛攀;而诸葛恪更是才高智广,乃是陆逊死后,东吴大将军的继任者。

当下宝哥满口答应,诸葛瑾是感激不尽。是夜,宾主尽欢而散;小宝深夜独自潜入诸葛瑾家中,将两个孩子神不知,鬼不觉的带走了……

次日,小宝拜别孙权,扬帆踏上了归途。原本阿斗因为小宝没有带着他好好游览一番夷州岛屿,只是在两个大坟头前鞠了个躬,便被关回了船上,不许他离船一步,小孩子心里难免有些气闷;然而突然看到师父领回了两个幼童,这小子顿时来了精神——好不容易抓到两个比自己小的,终于可以耍耍“大哥”的威风了。

这一路上,阿斗恨不能把自己小肚子里所有的学识全部掏出来,秉承师尊大人惯有的无耻风格,没两天就把诸葛恪和诸葛乔忽悠成了“小弟”,就此身边多了两个小跟班。

孙权怦然心动,眼中神采熠熠:“若公所言不虚,某当倾力求之!”

小宝哈哈一笑:“公若成王,独立新国,莫忘今日龙某之言。待剿灭曹操,助皇叔一统天下之后,某当退隐,卸甲归田;或许也会带着一家老小,泛舟出海,游历四方。彼时若来与公相会,还望仲谋不弃,赠吾一杯水酒,一席佳肴。”

孙权目含深意,笑道:“刘备若成大业,公当为武将之首,位列极品;何以竟欲弃富贵荣华,突生躬耕田园之意?”

小宝淡然道:“同甘共苦易,共享富贵难;难道仲谋未曾听过,功高震主,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吗?”

孙权一愣,随即仰天大笑:“哈哈哈……说得好!今当与公把酒畅饮,一醉方休!”

小宝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言讫二人相视而笑,把臂同行。

是夜,孙权设大宴;江东旧臣深恨刘备,倒也没有几个人来向小宝敬酒。宝哥乐得清闲,尽情享用流水价送上来的生猛海鲜。鲁肃、吕蒙自然感其恩义,与小宝同坐;另有一人对小宝亦是格外热情,此人便是诸葛瑾。

旧岁初秋,草长莺飞之时,诸葛亮的胞弟诸葛均业已出山来投兄长。孔明引三弟来见刘备,皇叔自然是盛情款待;本欲重用诸葛均,但孔明不愿惹人非议,落下任人唯亲的口实,遂婉拒了刘备的好意。

于是诸葛均由幕僚做起,现今在黄忠帐前任行军参谋。诸葛均虽然远不及孔明才智卓绝,但也深谙韬略;再加上他年少才高,为人低调,事必躬亲,兢兢业业,颇有乃兄之风,倒是极受黄忠的信任。

诸葛瑾年长孔明六岁有余,追随孙氏多年;虽面貌丑陋(史载其面长如驴),但胸怀宽广,温厚诚信,亦是孙策生前的心腹谋士。诸葛瑾对东吴忠心耿耿,即便是江东沦陷,亦未曾有丝毫背叛之心——以诸葛亮在刘备心中的地位,只要诸葛瑾愿意投靠,在蜀国的官阶绝对要在东吴之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