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民贵君轻(3 / 3)

加入书签

————————

注1:九五二七和小强均出自星爷电影《唐伯虎点秋香》。

注2:史书上的记载,是丁氏在刘氏死后收养曹昂。但是按照当时的规矩,如果侍妾在正妻前生子,这个孩子应该归正妻所养,孩子要叫正妻为母亲,生母只能被称作“姨娘”,举个同时代的例子,长坂坡时候,甘夫人生的刘禅却被糜夫人抱着(糜夫人是正妻,甘夫人是妾,糜夫人死后才被扶正)。所以对于丁氏收养曹昂是在刘氏死前还是死后,我个人表示质疑。

注3:也许有人不知道,这里解释一下。这个“倡伎”和“娼ji”在汉朝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前者只是演员,不卖身的;后者则是以卖身为业。当然,后世发展,这两个词已经基本变成同一个意思了。

注4:具体是什么罪不清楚,估计是斗殴伤人之类的。以曹家和夏侯家的能量,夏侯渊能在监狱里蹲三天都算当地zheng fu不畏强权了。

“换掉陛下?这怎么可能?”萧强震惊了。

“君无道,害万民。百姓既贵,为何不能为百姓而除昏君?”

蔡邕双目如电,义正言辞,并不健硕的身躯上散发出强大的威压,让萧强几乎喘不过气来。曾经所坚信的东西,似乎一瞬间被人轻易打成碎片,这种落差让萧强语无伦次。

“这……为了百姓……皇帝……”

“我多少知道文归为何让你抄书了,也有些明白这孩子到底为何如此看重你了。”

注5:说实话,这里蔡邕会不会这么强硬实在不好说。从蔡邕本人来看,他曾经建议“夺孝和以后四帝之庙号”,等于不认同“安、顺、桓、灵”四帝的优评(这中间还有几个皇帝,不过都是未成年就去世了。之前这四个谥号都是明君的谥号)。而且董卓废少帝改立献帝的时候,蔡邕也没怎么抗议(蔡邕在董卓阵营中虽然话语权不怎么样,不过地位还是比较超然的)。而且蔡邕的作品中也经常抨击朝廷昏庸**。所以我的看法是,蔡邕不是一个愚忠的人,或许他忠于汉朝,但是对于某个特定的君主,他的尊敬很有限,他对民众的关怀要更胜于对上层的关注。

蔡邕叹了口气,转身准备出门,萧强毕竟是个孩子,让他立刻理解这些道理还是困难了点。但是,萧强的心灵十分清澈,意志也很坚定。只要他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恐怕前途不可限量。

“您对公子的称呼……”

不过某些方面来说,萧强的反应也有些迟钝。萧府老人一般称萧恩为“少爷”,最近几年新雇佣的下人以及蔡邕带来的仆人,则与萧强一样,习惯称萧恩为“公子”。而无论如何,没人敢直呼萧恩的表字。

“老夫蔡伯喈!”

蔡邕推门而出,只留给目瞪口呆的萧强一个背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